感謝韋民兄為我編了這個集子,讓我有個獻醜的平台。從事文學至今,凡二十餘年矣。寫的大多是嶺南風情,珠江軼事。
文筆有點古風,雖不合時宜,但自己中意。我想文章寫到今日,各施各法,各花各插,各廟各菩薩,至少還可以孤芳自賞。隻是想到為黃偉宗教授所倡的珠江文化出點棉力,也就自得其樂。文章多是記錄珠江文化多年考察,沿江文化積澱深厚,憑鄙人一枝禿筆,也末及九牛一毛。隻是覺得有趣,回家弄飴之餘,便趴在電腦前,敲敲打打如同在廠裏敲手錘一般,把文章打下來。偶爾也拿去報上發表,但並不全拿去,也因懶之故。本來,去年就該退休了,老著麵皮賴到今天。想到老有所為,總不能無所事事,便寫寫自己喜歡的東西,練幾筆二王,寫幾筆嶺南麵派的墨韻,以頤天年。
搞大部頭,自覺底氣不足。也沒有像朱崇山、洪三泰、譚元亨諸兄那麼大的胸襟,放得下大幹世界。我玩笑地說,我隻能小打小鬧,雕蟲小技而已。其實,我也不過一不小心掉進了作家這個泥潭裏,不能自拔。想去當畫家未夠班,想去當教頭也未夠薑,既來之則安之,隻得當作家。可憐我筆頭不夠鹹,更不是美女,也不屑搔首弄姿。但黃教授說得好:“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家不用自己用。”於是寫了這個不成氣候,拿到手也要喊(哭)一場的集子。承蒙不棄,能硬著頭皮看到此,我就不勝感激了。盡管過後,會拿去賣給收賣佬,我已作好了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