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在什麼書上看過,人有五髒、五官、五指,皆和五行搭配,雖然在原來的世界中這種觀點屬於半迷信半科學,但是也有不少人信服。在這個魔法世界中,因為有著魔法能量的存在,或者以前覺得是無稽之談的東西在這裏反而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
五行之說,早見於《尚書》之內,所謂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別的我不知道,但是極東之國內兩大國家要塞就是曲仙村和直仙村,似乎和“木曰曲直”有關。
以五行方位來說,東屬木,西屬金,南為火,北為水,中央則為土,與這個世界的五大國國名也相當。如極東之國以植物、樹木等為明顯的標誌;西方的國家則叫神兵穀,兵器的屬性自然為金;北方驚濤島,驚濤者,水也;至於中央之國,名字就是黃土大陸,自然屬土。
再聯想到青葉長老曾介紹過的各國魔法師的法袍顏色分類,以及長老胸前表示級別的五色絲線,木為青,所以極東之國的最高一級的魔法師,法袍顏色為青,最高一級長老的法袍,顏色也為青。
至於長老胸前的五色絲線,極東之國的長老法袍最上麵一根是青色,南方赤炎大漠的最上麵是紅色,西方神兵穀最上麵是白色,北方驚濤島是黑色,中央之國黃土大陸是黃色。雖然離雪和青葉長老沒有和我說過,不過恐怕在其他四國的魔法師中,最尊貴的法袍顏色會和其國家的顏色相匹配。
而且,想到五行,還有許多和五行類似以及有關的概念,像五味,金味辛,木味酸,水味鹹,火味苦,土味甘。五音,是為角、徵、宮、商、羽;色則青、赤、黃、白、黑,均與五行相配合,相生相克,循環不休。
我坐在巨石下的陰涼內,掌中反複練習著操作魔法能量的引滅爆流、纏消生克,腦中卻思緒起伏。以前在書中看見這些的時候,就像水過沙灘,看過就算,不知道為什麼,忽然之間這些知識像活了過來一般在腦中一一閃現,難道是因為大地之力的領悟?
我已經知道本源之力和人五感的關係,雖然這個五感和我在原來世界中理解的略有不同。像植物之力需要聆聽,流水之力需要觸覺,大地之力需要靈覺之類的。同樣,這幾種本源之力還可以強化我本身的感覺,像隨著我植物之力掌握的越來越嫻熟,我的聽力就越來越敏銳,皮膚的觸覺同樣如此,敏感地超乎我原來的想象。現在領悟了大地之力,雖然我對這個“靈覺”還是一知半解,但是總會想到這是一個關於心靈感應、預感、意識操作,以及思考和記憶方麵的一種能力。
像現在,我可以一邊分心思考自己的事情,一邊在掌內持續練習魔法能量的操作,這在以前是絕對做不到的。尤其是涉及多種本源之力的纏消生克,以前稍微不注意就會失敗,像現在同時操作三種本源之力,並且是三種之間有著生克關係的本源之力,這種熟練程度和進步速度是我所沒有想過的。
不知為何,這個外表是沙漠的大地之力法陣,持續時間比其他幾個要長得多。
我反複練習著大地之力的收集、壓縮、爆炸、隱藏等基礎操作,又用大地之力這種單一的本源之力練習暴風術、縮地法之類的初級魔法,這類魔法單純的使用了魔法能量的壓縮和爆炸,不需要使用到本源之力本身的性質。雖然有時候專心地忘了時間的流逝,但是隨著精神和肉體的疲勞,盡管在這個法陣中,時間的流逝有些難以察覺,但是我也可以在大致上知道自己在這個沙漠法陣中待了足有二十四個小時以上。
在第一關的火焰法陣裏麵,因為要抗拒火焰的侵襲,再加上專心致誌地維持流水之力的魔法壁障,對於時間的流逝我沒有太大的直觀感覺。但是在那個法陣中,我把自己本身的流水之力幾乎完全消耗殆盡,自己的意識也處於崩潰邊緣,我雖然還不能精確地衡量自己的魔法儲存,以及對於我使用魔法壁障時候的魔法消耗,但是在山上和離雪以及小虎、小鈴進行實戰訓練之後,我對自己的魔法儲存量和魔法消耗速度心裏大致有個譜,以當時我的精神疲勞程度和魔法消耗量來說,減去因為炎熱造成的額外疲勞度,我覺得自己最少在火焰法陣中堅持了十五個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