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療疾心理谘詢(4)(1 / 3)

病毒性肝炎的傳播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通過消化道傳染,通過打針傳染,還可通過和帶病毒者密切接觸傳染,甚至蒼蠅、蚊子等也能傳染。因此,要做好肝炎預防,就必須人人重視,采取綜合性措施,把住每一個環節。一般應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1.切斷傳染途徑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洗手;所有公共場所的公用茶杯、食具、餐具要經常煮沸消毒,消毒後不要用抹布擦拭;會餐時要使用公筷、公勺;不公用牙具、毛巾、刮臉刀、指甲剪;不要口嚼食物喂嬰兒;不要沾唾沫玩撲克牌、數錢和票證等。

(2)醫療器械要認真消毒,各種注射器材應該做到一人一針一管。

(3)要保護好水源。城市自來水廠管理人員應該定期檢查身體,發現肝炎病人或可疑者應該暫時調離,避免接觸和汙染水源。

(4)要保證食品衛生。飲食行業和集體食堂要認真執行有關食品衛生製度,堅持碗筷高溫消毒,貨款分開,出售熟食要用夾子,切莫用手抓。食品行業的職工和炊事人員患肝炎後要立即調離,痊愈後要繼續觀察6個月,再經各方麵檢查,確定不帶病毒後方可恢複工作。

2.控製傳染源

(1)對獻血人員應該進行嚴格、全麵的檢查,凡有肝炎病史、肝功能異常、乙型肝炎麥麵抗原陽性者,都不得獻血。

(2)發現家裏或單位裏有肝炎病人,要及早將其送醫院檢查,使病人早隔離,隔離期不少於40天。若病人在家中,應該注意消毒隔離,必須做到食具、床、便盆、用具分開,並經常消毒。病人不要串門,不要去飲食店就餐,以防傳染別人。

3.藥物預防

(1)丙種球蛋白對甲型肝炎有一定預防作用,適用於和甲型肝炎病人接觸的易感兒童。該藥在與病人接觸10天內注射有效。

(2)中草藥也有預防作用,如垂柳枝葉15~30克,茵陳15克,板藍根15克;茵陳30克,梔子6克;茵陳15克,蒲公英15克,大棗5顆,甘草6克。以上3種配藥可任取一種,水煎,日服1次,連服5~7天。

178.乙肝病毒攜帶者應注意什麼

無症狀乙肝病毒(HBV)攜帶者(即群眾中常常說的健康帶毒者),在我國有1億人之多,這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據有關資料報告,乙肝病毒攜帶者中約有70%左右的人的肝細胞組織有不同程度的損壞。一般說來HBV攜帶者均可從事正常工作(學習),如果發現有厭油、倦怠、腹脹、肝區有痛感或肝區部不適感時,這就是乙肝症狀病人了,此時就應及時求醫確診、治療。

HBV病毒攜帶者應注意哪些事項呢?

(1)要定期去醫院檢查。每年應不少於2次,以便發現情況及時治療。

(2)注意加強營養和休息,應忌煙戒酒,以保護肝髒,同時適度參加體育鍛煉,提高免疫能力。

(3)凡HBV攜帶者不可從事幼托部門保教工作,也不要從事食品經營、製作工作,更不可獻血。

(4)HBV攜帶者在家庭內應實行分餐製,個人用品應專用、專放並定期消毒。

(5)HBV攜帶者應有高尚的病德,外出旅遊或出差應自備餐茶用具,謝絕宴請等。

179.怎樣早期發現肝癌

原發性肝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是所有癌腫中惡性程度最高的一種,素有“癌中之王”之稱,其發生率占消化道腫瘤的第四位。該症早期易誤診為肝炎、肝膿腫、肝囊腫、肝硬化等,遷延至肝進行性腫大、黃疸、腹水時,已進入晚期。

要早期發現肝癌,首先要發現亞臨床型(無明顯肝癌症狀及體征者)及小肝癌(單個結節或相鄰兩個肝癌結節直徑之和小於2~3公分者稱小肝癌)。而要發現亞臨床型及小肝癌就要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及健康普查,定期檢查甲胎蛋白(AFP)及做B超檢查,特別是對於一個過去或現在感染了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或者有其他肝髒病背景的中年男性,更要提高警惕。而對原因不明的肝區疼痛、納差、消瘦、進行性肝腫大的患者,更要高度懷疑患有原發性肝癌,應趕快去醫院做甲脂蛋白質及B超檢查,必要時還要做CT、核磁共振及腹腔動脈造影等檢查。

由於亞臨床型及小肝癌的發現,使發現肝癌的自然病程由過去的4~6個月,延長到24個月。如果我們再對亞臨床型及小肝癌進行積極的內外科綜合治療,亞臨床型及小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則明顯高於中、晚期患者。因此,發現亞臨床型及小肝癌是早期發現肝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