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好!好詩。”趙雲第一個起身叫好,他不隻是一個粗人,平日裏也會讀書,自然聽得出這詩的精妙之處,曹行欣慰更甚,終於開口說道:“小羽,你跟著子龍我自然是放心的。不過出門在外,得有表字,你想好了嗎。”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後因稱字為表字。通常有“伯”“仲”“叔”“季”。孫堅家的便是一個典型的列子。長子孫策字伯符;次子孫權字仲謀;孫翊排行老三,字叔弼;孫匡排行老四,字季佐。還有在表字上用“子”的情況也很多,因為“子”在古代是男子的美稱或尊稱。這些表字雖然常見,但是與本名聯係不大,後麵的名才是關鍵。像子龍的龍字便是希望趙雲像龍一樣騰飛。那自己應該取一個怎樣的表字呢。“有了,我就叫子翊吧。”“嗯,曹羽曹子翊,不錯的名字。”曹行心中寬慰,又有些失落,自己一個晚上都在想曹羽的表字,比如“子孝”..“子羽”現在用不到了。“今晚天色以晚,你們兩個還是住一晚,明日再走吧。“嗯,謝謝爹娘成全。”曹羽興奮的說道。來到東漢他還沒有出過門呢。說完就拉著趙雲出去了。趙雲隻能無奈的對著曹行夫婦歉意的笑一下,就被拉走了。兩人晚上同被而眠。很快第二日到了,兩人收拾好隨身衣物和些許銀兩,就去與父母告別。趙雲自然是要回去趙家告別,畢竟自己回來不去趙家而在曹家待著,也說不過去。曹行和張氏則是在門口送曹羽,“子翊,你務必注意安全。學成之後盡快回來,也免得你娘掛念。”曹行語重心長的教導道。“知道了爹,我學成之後就回來孝敬你們。”看到旁邊的母親正在偷偷摸眼淚。曹羽知道再留著自己很可能就不忍心走了,便轉身離去,誰也沒看到曹羽眼角的淚花。他與趙雲約好在鎮口碰麵,也不知道是誰放出的消息說自己要走了。一路上竟然有許多百姓出來相送,曹羽在鎮裏屢屢打抱不平,行俠仗義。落得的好名聲可見一斑。一一與百姓告別後,曹羽終於在鎮口看見了趙雲。見趙雲眼睛也有點紅,估計他也是不舍離去吧。趙雲看到曹羽過來,便上前拍拍他,道:“此去隻有一日路程,走吧。”曹羽戀戀不舍的看了下家的方向,便跟趙雲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