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寫到這裏,我長出一口氣,揉揉酸麻的手指。四百六十萬字的旅程終於結束,如釋重負的同時,還有dian意猶未盡
回想當初萌生創作無雙的初衷,我的腦海中總會浮現出一副恍若老照片的畫麵。
那是二十年前的夏天,因父母工作調動,我離開出生成長的東北故鄉,遷居泰山腳下一座美麗的xiao城。
初到此地,從口音到生活習慣各種不適應,轉入新的學校,學習壓力很大,再加上父母收入拮據,隻能寄居在親戚家裏,那幾年日子過得非常辛苦。每天除了學習,可供選擇的娛樂方式,不外乎武俠和電子遊戲。
正是那些年看了無數武俠,我才萌生自己寫故事的衝動,最終走上網絡寫手的道路。
電子遊戲機,對那時候的我們來説是十足的奢侈品,一般的家庭都不會給孩子買那種玩物喪誌又死貴死貴的東西,所以遊戲機房的生意非常紅火。
每到周末,我總會跟同學去遊戲機房消遣。二十年前的遊戲機,大抵是世嘉、任之類,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畫麵相當粗糙,可我一直覺得,那時候的遊戲真心好玩,現在還經常在電腦上用模擬器重溫。
玩一xiao時遊戲要兩塊錢,口袋裏沒有零花錢,我就現在旁邊看別人玩,默默記下遊戲中那些有趣的緩解,晚上回家,躺在床上自己幻想遊戲裏的故事。
還記得那年暑假,一個朋友帶我去遊戲機房,第一次接觸到級機器人大戰這款遊戲(準確的説,是第四次機器人大戰)。
我完全被那些稀奇古怪的機器人、炫麗的武器和必殺技迷住了。朋友在埋頭攻關,我在旁邊出謀劃策,一起在太空戰場上奮鬥。
時間太久,我都記不清遊戲劇情了,隻記得非常之難,有些關卡死去活來重打好幾遍,“榮光的落日”、“火星之戰”、白河愁和他的真·古蘭修……那些令我們數次讀檔的關卡,現在還記憶猶新。
當最終通關,那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跟此刻寫下“全書完”這三個字如出一轍。
望著老式電視機畫麵,徐徐劃過的字幕,遊戲中那些角色一一重現,交代他們在戰爭結束後的際遇,心頭悠然興起失落之感。
窗外夜色蒼茫,我心潮起伏,仿佛跟隨遊戲中的角色,經曆了波瀾壯闊的一生。
也就是從那時候,我萌生了寫一個以機甲為主題的故事。
可沒有想到,二十年後才完成這個心願。
或者真正令我懷念的不是遊戲,而是那些逝去的青蔥歲月,那些天各一方的朋友。
最後,請允許我播放一段“機戰式的字幕”,以此為這本書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葉飛揚:
戰後接替徐文川,成為位非藍星籍貫的議長。任期內贏得民眾極大讚譽,卸任後與夫人蘇寧結廬湖畔,餘生以寫作為樂,創作了大量優美睿智的散文和措辭犀利的政論雜文。雖然離開公職,卻一直關注著國計民生,換一個視角繼續他的政治家生涯。
馬遙:
戰後擔任鳳凰星駐藍星大使,後調回鳳凰星出任外交部長,仕途春風得意。
尼奧校長:
戰後婉拒進入軍部高層任職的機會,畢生致力於將星海學院打造成全聯盟公立軍校的典範,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桃李滿天下。
高峰:
戰後一直維護尹劍,幫他經營人脈。同時也擴張自己的勢力圈子,繼而進入政界。二十年後當選藍星聯盟議長,登上人類社會的權力巔峰。
顧駿:
內戰結束後,顧駿同學返回故鄉天都市,繼承顧家武館,成為一代武學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