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芒曲(2014.9.18)
長篇小說《乞丐大亨》是一篇激**生、彩色人生、毅力人生的力作,是一位九十三歲老人講述的一位“七十歲少年”從出生到成長,崎嶇坎坷、披荊斬棘人生旅途的完整故事。
故事裏有流血的戰爭,有甜蜜的愛情,有解放初期六歲孩子與眾多窮人轟轟烈烈打土豪、鬥地主、鬧翻身,擅自撕下金櫃封條的場麵和無拘無束搬起土改物資往家裏運送的身影,有孩提時期光著腚子與小夥伴兒們的廝打,有沒書沒本兒沒筆墨的“裸生”與老師在試題是對是錯是否合理的抗爭,有小教師與大校長的較量,有小社員兒和大書記的拚命,又有一個小乞丐獨霸一方,眾多乞丐望風而逃的場景,更有戰勝自然、戰勝疾病,吃代食求活,自己給自己開刀動手術的以死求生。後來,他在一位收養他的老人那裏,進過北關校,進過區政府,又走過了多家的生意買賣,梁校長對他說:“孩子,書裏有黃金”;區政府的官員說:“孩子,努力奮鬥,長大當官兒,當大官兒”;生意買賣家對他說:“長大後做大買賣,掙大錢,當富翁,做大亨”。這些看似荒誕玩笑的言語,在小說主人公柳鳴幼小的心靈裏,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兒,給他日後的成長鋪設下了一條條可選擇的路。
小說裏主人公柳鳴是一個極其窮苦的孩子,出生時沒被子沒衣物,是用棉絮套子裹活的,五歲那年在家門前玩耍,被門前行軍的大兵裹進了兵營,在兵營吃得飽,還穿上了衣裳,得到了溫暖,第二年他又自己偷偷地跑進了兵營。
兩次兵營生活和接受的教育,讓他愛上了槍炮、愛上了兵營生活,後來大部隊在他家附近駐防,他鑽進兵營偷過手槍,愛不釋手地撫摸機關槍、大炮,扣動過扳機,給大炮點過火,想打幾梭子,放幾炮,看看子彈發射出去是什麼樣,試試大炮的火力聽聽大炮的響聲。
兩次兵營生活,小柳鳴的心野了,一天都不想在家呆了,總惦記著西街,那是個不小的鎮子,動不動他就偷偷的跑到西街去混,進飯店撿飯底兒,東走西竄逛街溜胡同兒,後來就在西街成了一名名符其實的小乞丐,吃著飯店的折籮,睡著驢皮影的影棚,比起窮苦的家來,也算是過上了“幸福生活”,又要造槍炮,又要學唱驢皮影,又要挎盒子槍、又要登戰車,七八歲就一心想當大兵。他逃出家,吃在西街、住在西街、學在西街,後來還真的就找到了一位會造槍炮的陳老爹收養了他,一呆就是兩年,家裏到處找也找不到,媽媽眼睛都要哭瞎了,兩年後被一個挑貨郎挑子的王老奤兒發現了,才被爸爸接回去報名上學。沒書沒本兒沒筆墨,更無拘無束,老師前麵講課,他在下麵隨意的玩耍,甚至偷偷地跑回家。
十八歲前全家十口人沒有過一床被子,十五歲前沒穿過自家的一雙鞋子。趕上了解放,窮人翻身了,他上了學,但由於家境極度貧寒,初級小學都沒念上百天,也考上過高小,並且還很珍惜,但家裏沒錢供他,九月一日上學,十月一日退學,這算念了一個完整的三十天。當農民,當社員,修堤築壩,挑籃擔擔,趕車、扶犁、點種、招拉子、踩格子他都幹過,入合作化前給自家放馬、放牛,入合作化後,又成了社裏的豬倌、馬倌或牛倌。
柳鳴從小就好打好鬥,人稱小亡命徒,到供銷社賣雞蛋和收購員犯了嘰咕,話不投機,伸手一連砸了供銷社幾個雞蛋箱子,蛋清蛋黃糊上了他的嘴臉,又從木箱底部流到地上,一片狼藉,收購員差點氣抽了。那年他才十一歲,找來了供銷社主任和鄉長也拿他沒辦法。
夏秋之際他就一連幾天不回家,孩子多家裏又窮,父母顧不上找他,他就進瓜地偷瓜,鑽苞米地燒苞米,也不管生熟,胡吃亂啃,不分黑夜白天,蚊蟲咬的頂不住了才回家。
1
窮苦的家庭造就了他早熟的性格,也迫使他開動腦筋,排除障礙,尋找一條生存之路。
柳鳴的童年,直至十二三歲前,由於沒有受到過家庭教育,不懂一點事理,野蠻、粗獷,
好打鬥、不計後果,也沒有什麼今後的打算;直至真正的能坐下來看點書,學點東西,一點點兒才走上了“書裏有黃金”、“長大當大官兒”、“掙大錢,做富翁,當大亨”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