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山賊(2 / 2)

二十分鍾之後,華睿在正房之中,喝著香甜的小米粥,剛喝到一半,便聽仆人稟報:“大人,副村長有事稟報,正在二道門處等待。”

華睿對著身邊的侍女說道:“再去盛一碗來。”轉頭對著仆從說:“讓他進來。”

三分鍾之後,李民步入了正房,小心翼翼的停在了門口處,將目光投向華睿。

華睿頭也沒抬的說道:“請進。”

李民站在了華睿的身側,從懷中取出了一張錦帛遞給華睿。

華睿左手接過打開查看,對著李民說:“坐下來吃粥。”命令的口吻。

李民照辦。

華睿看著手中的錦帛則陷入了沉思。

如果正常的村莊發展自然是按照一心、二軸、三片來。

但是現在的情況正常嗎?

明顯不正常!

一個村莊的興衰,兵力充足隻能代表村莊的軍事強大,並不能代表這個村莊的強盛。

一個村莊的經濟發展才能代表他的強盛!

而這裏麵的一心就是貿易市場,一個市場的興衰便是一個村莊的興衰,若不然空有強大的兵力也不過是一個死村而已。

而貿易市場的前提則是需要交通的便利,若不然窮鄉僻壤如何進貨、出貨?買個東西就要走上那麼繞的路程,誰願意?

而這裏的二軸便是交通的主幹,這兩條主幹不僅形成了貿易市場,還形成了村莊的四個村口。

而三片,在現代的都市之中代表著居民區以及其他的一些商業門麵。

而在古代則可以劃分為農業區、兵營、住民區,因為古代人口稀少,常年戰亂。

在大型的城市之中,這裏的住民區還會細化成貴族區域、平民區域、貧民窯等等,這裏不細說。

突然,華睿定睛,右手放下筷子,食指點了點地圖上的墨跡,扭頭對有些忐忑的李民問:“你剛畫的?”

李民老老實實的點點頭,神色有些緊張。

華睿點點頭說:“沒事,你繼續吃。”而華睿心中則頗為滿意,看來自己的威嚴塑造的很成功。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業區可以舍棄,甚至住民區也可以舍棄,隻需要兵營。

並且這個村莊的整體也不嚴謹,和平時代這樣的村落很正常,但是如今……

華睿將碗裏的粥喝完之後,右手食指便在這個圖紙上劃來劃去,頭也不抬的說:“快喝,我和你把村莊改建一下,那五十民兵,我待會給你幾十個,務必要在日落之前把村莊搞好。”

李民點頭遵命。

為了避免李民看到一些不該看到的東西,華睿將李民帶到了右廂房之中,對李民講解了一些目前處境的危機,隨後便手握毛筆在地圖上開始畫了起來。

將村莊的農業區斬去,隨後在居民區和兵營那一片上劃出了一個正正方方的正方形,每麵柵欄四百五十步,方便防禦。

兵營建設在村中心,保證到每麵柵欄距離都是差不多的。

並且在村外兩百步範圍之內布置了諸多陷阱,防禦設施,在村莊四角設立瞭望塔。

李民和華睿交談兩個小時,真心被華睿的才略所折服,再無半點怨言。

最後,華睿抽出了14名士兵,每座村莊兩人,偽裝成流民,進入了其餘的7座村莊,由於身強體健自然而然的被挑選成為民兵。

華睿就是利用這些人是新人沒有任何經驗,建立起了細作網,隨後將這個細作網交給了李民。

李民深的華睿重用,忠誠度自然刷刷的往上漲。

華睿有了這個細作網,對於其他村莊有任何動靜,華睿便會在第一時間知道。

對於小正太這個盟友,華睿並沒有足夠的信任,當初結盟的原因就是給自己留下一個不算後路的後路,可以在必要時期得到小正太幫助而已。

不錯,在華睿眼裏,小正太就是一顆棋子。

華睿對於自己為何懂得這麼多並沒有太在意,不管這些記憶從哪裏冒出來的,反正是我自己的知識,能夠幫助他活下去就好了。

當天下午,細作網回應了李民的聯絡,細作網正式建立完成,華睿又撥去了6名民兵,除了小正太之外,每個村莊增加一名細作,為自己增加籌碼。

而村莊的建設目前才完成了一半工程。

傍晚,李民神色有些慌張的對著華睿稟報。

“主公,山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