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句話,夫人們的話題就很巧妙地引到薑雲淺身上,其實今兒過來除了是道賀薑方收了義女,最主要的還是要看看這位被皇上都誇讚過的薑二小姐,尤其是知道薑二小姐才十二歲,很多家中有適齡男孩的就都想與縣令一家攀上親戚。
薑縣令有後台,這才考中進士就能補上實缺,待三年任期滿了升遷是早晚的事。薑二小姐也名滿天下,真娶了這樣的媳婦,對家裏也能提攜。雖然都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婦,但有這樣一門好親事擺在眼前,難道要錯過不成?
就算薑二小姐眼光高,薑縣令家不是還有三位小姐?據說大小姐已經十五了,再不找婆家就要遲了。還有薑縣令家的大公子,也到了定親的年紀,就算他整日不學無術,可架不住人家薑縣令家有錢啊,聽說在京城裏的貴婦們來月事時都用一種藥帶,價錢很不便宜,據說就是薑縣令家作坊裏做的,薑家有錢那是肯定的,女兒嫁進薑家絕對不會受窮。
隻是薑興家在後園跟著薑方,她們今兒是見不著了,可薑家的幾位小姐卻都在後堂,一個個真是人比花嬌,長的美的賞心悅目,模樣不是太美的皮膚又好的讓人嫉妒,而且,一個個乖巧可人,完全不像外麵傳聞原先是從鄉下來的。
於是,說著說著藥理,便說到薑家的兒女身上,夏氏初時還笑著一一答複,可後來臉笑僵了才品味過來,這些人合著過來是要相看她的閨女啊。
不過,她也沒有不滿,一家有女百家求,誰讓她生了這幾個如花似玉的好閨女?說起來都是她的驕傲。
好在夏氏也不是人家幾句好話就找不著北的,不管那些夫人們說的再天花亂墜她也不上當,有人開玩笑似的說家中若能娶到像薑家小姐這樣的好媳婦就是燒了幾輩子的高香,夏氏也隻是笑笑不說話,她可不想一時腦熱就把閨女給賣了。
夫人們說了半天見夏氏也沒說要相看的意思,一個個都難免失望,卻又鬥誌更盛,夏氏不是誰都沒應嘛,那大家的機會都是相同的,看來這些日子回去得動作一下,最好是讓縣太爺和夏氏聽到一些關於自家兒子的溢美之詞,到時再請媒人登門提親就容易了。
目光在屋中陪著客人們聊天的幾位小姐身上轉過,心裏對薑家的幾位小姐都有了數,賢淑穩重又貌美如花的薑大小姐;見人先笑三分,談吐卻很有大家風範的薑二小姐;活潑爽利又聰明的薑三小姐,雖然年紀小卻嬌憨可愛的薑四小姐。
哪一個都讓人甚是喜愛,回頭一定要趕緊請媒人登門,免得被搶走了再後悔不及。
有幾位夫人借著問醫理之便,拉著薑雲淺不放,薑雲淺隻好替她們診了診脈,年紀到了多多少少都有些婦人病,隻是當著這許多夫人的麵,薑雲淺也不好多說什麼,隻是挑不緊要的又普遍的說一些。
初時夫人們還有些羞澀,總以為這些婦人病是不能說出口的閏,但薑雲淺溫和輕柔的語氣完全讓人忽略了她才是個十二歲的小姑娘,見她說起這些婦人病和平日保養都不羞澀,她們覺得是自己小題大作了,本來有病就是要看大夫,倒是她們小家子氣了。
有一個給診了脈,就有另一個也想請薑雲淺看,其中還真被薑雲淺診出一些嚴重卻又不易被發現的病症,好在通過調理也都能治好,但若是耽誤下去就不好說了。
就像城南王記綢緞莊的王夫人,四十多歲的年紀,卻因長期飲食過於肥膩而身寬體胖,時常眩暈頭疼耳鳴,又有很嚴重的消渴症,若不早些調理,也沒幾年的壽命了。
薑雲淺原本就立誌醫好天下人,既然被她發現有人得病,當然不會藏著掖著,除了勸誡王夫人要注意飲食,又給她開了個方子,讓她回家製成茶飲,每日當水喝。
王夫人見薑雲淺將她身子的症狀說的一般無二,對薑雲淺的話雖然還半信半疑,到底是怕了,連連謝過薑雲淺。薑雲淺又為她製定了幾餐食譜,讓她每日照著吃,不些日身子就能輕減下來。
王夫人聽說她還能瘦下來,自然是欣喜不已,這些年因她越來越胖,男人都不愛看她,在家裏有時小妾都能欺負到她頭上,若真能瘦下來,就算不能奪回老爺的心,她不被這身肥肉拖累著,也能有心力治理王府,還會被小妾騎到頭上。
之後又為幾位夫人診了脈,或是開了藥方,或是建議她們回去喝些茶飲,問題倒都不大,待宴席準備好時,這些夫人還都圍著薑雲淺舍不得放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