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0章 新娘子這是不願出嫁啊!(2 / 2)

沈氏的好廚藝自然是要掌廚的,張氏等人廚藝雖不及她,但手腳都麻利,倒是幫了不小的忙。

而這樣露臉的好時候薑老太自然不能放過,平常總跟在她身後的張氏去幫忙了,她就帶著兩個丫鬟在身邊侍候,比起別家無論多有錢,裏裏外外都是自己忙活的人來說,這樣的薑老太就有些不合時宜。

尤其她一張嘴就把丫鬟支使的團團轉,更顯刻薄了些,誰不知當初她把薑方家禍禍成什麼樣兒了?對自己的親孫女都下得了手,險些沒要了薑雲冬的命。

隻是礙於薑方與夏氏的好人緣,隻要薑方和夏氏不提,誰也不會跟她過不去,就假意奉承她幾句罷了。

如今薑老太像是轉了性,在家裏也不鬧了,隻要不在薑方麵前,與夏氏都是視而不見的。

隻是每當知道家裏又有什麼進項,就會轉彎抹角地想要管錢,夏氏也不想鬧的家裏不合,每次薑雲淺打著賣藥的名號去鎮裏時,都會給薑老太五兩銀子,隻說是家裏賣藥得的銀子。

每個月去鎮上四五次,一個月下來也二十幾兩銀子,薑老太都收著了,等家裏買個肉什麼的夏氏就當著薑方的麵再管她要錢,薑老太雖然心疼,也沒有理由不給。

在她看來,家裏一個月二十幾兩銀子的收入已經不少了,她也沒想到薑雲淺和夏氏除此之外還有更大頭的收入,每月少說也有幾百兩。

雖然往外拿銀子時心疼,到底覺得自己管著一家的開支,心裏自是得意的緊,而最讓她難受的就是到了月底給家裏的下人發月錢了,每個人一兩銀子,到最後除去一個月家裏買肉花掉的,她手頭上也剩不下什麼。

可當下人們齊刷刷地站在麵前喊她老夫人時,薑老太即使心疼的跟滴血似的,銀子拿的還是很痛快。

再聽薑方所言,今年地裏收成不好,可也能有幾分收成,到了年底把糧一賣,到時銀子就都給她來收著,薑老太就一直在盤算著糧食賣了銀子,還要不要再買些地了。

家裏原有二十多畝地,她又張羅著買了四十多畝,如今家裏的地算在一起也有七十畝了,種地的下人有十幾人,倒也侍弄的過來,可若是地買的多了,人就不夠,若是年景好的時候再買些人回來還成,可今年這年景真買人回來,不但買人要銀子,每月還有月錢,怎麼算都不劃算。

薑老太暫時就息了買地的心思,再說每月薑雲淺賣藥給她的銀子也就剛剛夠用,她想買也沒那能力,難道還要她自己往裏頭貼銀子?

至於說老二那裏,到現在也沒回複她,看意思是不想買地記在老大名下,想也知道是怕被老大坑了,就他們那點小心眼,薑老太也懶得跟他們再費心思,反正守著家裏的豆腐房也餓不死他們。

薑老太飯吃的很舒服,有丫鬟在身旁一聲一聲老夫人地叫著,她就覺得在這群泥腿子中間,特別有麵子。

至於說跟她一桌的人比別桌沉默這件事,她一心認為這些人在她麵前磨不開,就像從前她見著鎮老家的太太時是一樣的道理。

身帶大紅花的沈老大跟著敬酒,雖然回到鎮上還要再喝一場,可那時就隻有沈老大及沈老三的那些朋友和一些親戚,翟家的人除了送親的都不會過去。

對於這個年過四十的新郎,大家都忍不住多看兩眼,就弄不明白翟家這是造了什麼孽,好好的大姑娘就許了這樣的人。

隻是心裏想著,當著翟家人麵前也不能說出來,可到底不似別人家嫁女那般喜慶。

到了吉時,翟翠枝哭哭啼啼地被喜娘扶出來準備上轎,有嘴快的媳婦說了句:“新娘子這是舍不得娘家,不願出嫁呢。”

一句話引來沉默,想也知道十幾歲的小姑娘嫁四十多歲的無賴,肯定是不願出嫁的,但翟家願意別人也說不出什麼,隻是有什麼話都憋在心裏過後再打聽就是,哪能像這媳婦似的都說出來?

翟翠枝聞言哭的更加悲切,幾欲昏死過去,還是翟家阿爹狠著心讓喜婆趕緊把翟翠枝扶上花轎。

沈老大拜別比自己還要小上幾歲的嶽父嶽母,帶著來迎新的隊伍吹吹打打離開劉家峪。剩下來賀喜的村民也都沒多少興致,隨後也都各回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