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她在朋友的陪伴下去看了心理醫生,結果發現她患了惡劣心境障礙。
怎樣治療惡劣心境障礙?
惡劣心境障礙的治療主要為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應用抗抑鬱藥物。臨床常用一環類抗抑鬱劑,如多慮平、阿米替林,劑量為每日50~300毫克;也可選用四環類抑鬱劑,如馬普替林,劑量為每日100~250毫克,均分次服用。
苯二氮艸卓類藥物能有效改善焦慮狀態、軀體不適感和失眠等症狀,可配合應用。可選用佳樂啶每日08~16毫克,分次服。
心理治療方麵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治療、疏泄療法、音樂治療等多種治療方法。支持性心理治療對本病有良好的療效,主要在於提供安全感,彌補受創傷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培養生活的樂趣。假如挫折的來源屬於外在性質時,可幫助患者排除或減少這些外在性的困難,並協助患者善用各種外來的支持資源,包括家人、朋友或社會可供給的幫助。
在患者憂鬱減輕、心情較穩定之後,心理治療可推進另一層次,可采用認知療法,幫助患者分析及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包括促成心情抑鬱的可能心理因素,糾正對自己錯誤的認知,正確協調現實境界的自我與“理想化自我”的矛盾,達到改善情緒的目的。
環性心境障礙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環性心境障礙是一類慢性波動性心境障礙,患者在不同時期分別出現輕躁狂症狀和抑鬱症狀,但症狀的數目、嚴重程度或病期不符合輕躁狂發作或重性抑鬱發作的標準。
環性心境障礙的終身患病率為0.4%~1%。
有研究指出,環性心境障礙與遺傳有關,而且與雙相障礙的遺傳有關。患者的一級親屬中重性抑鬱症、雙相障礙更為常見。如果在成年後期發生環性心境障礙,則有可能是患有某種軀體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
環性心境障礙通常開始於青春期或成年初期。患者反複出現情緒高漲的輕躁狂期和情緒低落的抑鬱期。輕躁狂期類似輕躁狂發作,表現為高興、話多和活動增多,一般隻持續幾天。經過幾天的正常期後轉為情緒低落的抑鬱期。抑鬱期類似輕性抑鬱發作,表現為情緒低落、沒有精神和興趣索然、不想做事,一般持續幾天,不超過2周。經過幾天的正常期後又可轉入輕躁狂期,情緒高漲和情緒低落如此交替發作。隨著發作次數增加,情緒變化更為頻繁,正常期更短。這類患者很像平時人們所說的“冷熱病”:有時看起來高高興興,忙忙碌碌,對人也熱情;有時又鬱鬱寡歡,不理人,懶倦少動。
雖然有些個體在輕躁狂發作期可能功能特別好,但由於發作期延長或者出現不可預料的心境改變(如容易發脾氣、性情多變、不可預料的行為、不一致或不可靠的言語),因此可能會引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者損害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
如何診斷環性心境障礙?
環性心境障礙在生活中並不少見,但由於症狀不嚴重以及持續時間不長,患者及親屬都可能不認為是病。但是,患者自己及其親屬可以注意到,患者的表現確實是像患“冷熱病”一樣。在輕躁狂症狀期,患者自己對一切感到滿意,腦子靈活,有精力,能做很多事情;親屬看到他積極、熱情,雖然覺得他的言語和行為有些過分,也絕不會想到是病。在抑鬱症狀期,患者自己會感到心情不好和懶散,但能忍耐,而且也會為自己的這種狀態找到某種理由;親屬隻會看到他不如前段時間積極和熱情,言語和行為反而比前一段時間理智,更不會認為異常。
環性心境障礙通常發病較隱匿,呈慢性發作。有15%~50%的患者會發展成為躁鬱症,其治療與躁鬱症的治療相似。如果環性心境障礙病情對個體無明顯影響,可不予治療,或給以心理指導,指導患者如何適應社交、工作和生活。病情較重者可以用心境穩定劑如鋰鹽或抗驚厥藥(如卡馬西平、丙戊酸鈉或其他抗驚厥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