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重性抑鬱症 (1)(1 / 3)

什麼是單次發作重性抑鬱症?如何診斷?

患者一生隻有一次孤立的重性抑鬱發作,而無躁狂發作、混合發作或輕躁狂發作,被稱為單次發作重性抑鬱障礙,或稱為單次發作抑鬱症。此外,也將第一次發生重性抑鬱發作的抑鬱症患者診斷為單次發作抑鬱症。因為患者第一次抑鬱發作後,很難判斷他以後是否再次有抑鬱發作或躁狂發作,如果以後再次發生抑鬱發作,則診斷變為複發性抑鬱症。如果以後發生躁狂發作,則診斷變為雙相障礙,即躁狂抑鬱症。

一般來說,單次發作抑鬱症的預後良好,患者隻有一次重性抑鬱發作,過後完全恢複,患者的各種功能不受影響。

李揚現在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老板,最近幾年,他的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事業節節攀升。而且他還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妻子很賢惠,在家相夫教子,兒子也很懂事,今年剛考上大學。認識李揚的人都羨慕他現在的成就,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20多年前,李揚是一個抑鬱症患者,他差點就自殺了。

那還是李揚上大學時的事了。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李揚認識了一個清純的女孩,她叫馬晴,很快他們就墜入了情網。兩個人在一起有說不完的情話,發展到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地步。畢業那年,他們開始規劃自己的未來,兩個人打算畢業後就結婚,然後為自己的事業打拚。但是“天有不測風雲”,馬晴一天晚上被酒後駕車的司機給撞了,由於天黑,之後肇事司機逃之夭夭,馬晴因為沒有及時搶救死了。李揚一下子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馬晴的離去讓他痛不欲生,他陷入了深深的抑鬱之中,緊接著出現失眠、茶飯不思、體重下降等症狀,同室好友和班主任勸他想開些,但他對這些勸說無動於衷。

後來,在班主任的建議下,他去了醫院,經醫生認真檢查後,診斷他患上了抑鬱症,要住院治療。但是在住院時,他企圖自殺。

提到自殺,李揚現在回憶起來還心有餘悸。幸好,他沒自殺成功。那時,他正住院,有一天他父親跟醫生請假,說帶他上街買東西和理發。醫生考慮了很久,最終同意了。他再三叮囑李揚的父親,路上千萬要小心,最好拉著手走。十多分鍾後,他們父子就回來了:兒子滿臉是血,父親則嚇得臉色發青。頭發沒有理成,反而差點丟了性命。回到病房後,他的父親一邊還緊緊地拉著他,似乎害怕他還會跑掉;一邊敘述整個過程,在敘述的時候還緊張得說不清楚話。原來,李揚自己要求出去理發和買點生活用品,並答應好好聽話。可是,一到路上就不聽話,看見汽車開過來,就往輪子下麵鑽。好在醫生囑咐他父親拉著手走,才能立即把他拉起來,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至今,李揚還慶幸自己逃過這一劫。

那時李揚感到有很多理由要去死。其中主要有兩個:一是情緒低落引起的痛苦,那是一種

難以描述的痛苦,而且還感到那種痛苦會永遠地繼續下去。與其忍受那種了無止境的痛苦,不如一死了之。二是絕望,看到的是一片黑暗,看不到希望,無路可走。與其過那種沒有希

望的日子,不如死了痛快。總之,李揚當時覺得,死了比活著好,生命已經沒什麼可留戀的了。

後來,經過醫生的耐心開導和親友的勸說,他接受了治療。在醫生、親友和他自己的共同努力下,他終於走出了抑鬱的陰影,恢複了健康。出院後,他回到學校,完成了學業,獲得了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到一家工廠技術科工作,後來又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兩人結了婚,婚後第二年生了孩子。後來“下海”辦了自己的公司,現在公司固定資產過千萬元。而且,他的抑鬱症再也沒有發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