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何時起,“鬱悶”成了人們的口頭禪。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人際關係的複雜多變,人們麵對的應激源大量增加,抑鬱症的發病率急劇上升。因此,有人稱21世紀是個“抑鬱的時代”。
2003年4月,張國榮自殺身亡。他死後的一段時間,媒體都泛濫著關於抑鬱症的討論。其實和這個詞關係緊密的名字有太多,比如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和狄奧多·羅斯福、荷蘭後期印象派畫家凡·高、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影星瑪麗蓮·夢露、台灣作家三毛……
2005年6月召開的亞洲精神科學高峰會上公布,我國抑鬱症的發病率約為3%~5%,估計我國目前抑鬱症患者超過2 600萬,但隻有10%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表示,全球抑鬱症的發病率約為11%。抑鬱症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可能將成為人類的第二大疾患,緊隨心髒病之後,甚至排在癌症之前。在全世界範圍內,大約有34億抑鬱症患者,每年有1 000萬到2 000萬人有自殺企圖,而有自殺行為者中大約有70%患有抑鬱症。有資料表明,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是61%~95%,抑鬱症在女性中的患病率是男性的兩倍,青春期、絕經期、產後都是女性抑鬱症的高危時期。抑鬱症是嚴重危害生命安全的疾病,有三分之二的抑鬱症患者有自殺的念頭,嚴重的患者中有15%因自殺而結束寶貴的生命。因軀體疾病、酒精中毒、某些藥物引發的抑鬱症同樣嚴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據統計,有22%~33%的住院患者、36%的老年住院患者、42%的癌症住院患者、47%的中風患者患有抑鬱症。
有人把抑鬱症比喻為“心靈上的感冒”,從其高發病率和發生的不可預測性來說,這個比喻還算貼切,但是從它的危害來看,它比感冒卻要嚴重得多,需要引起人們更多的重視。大約有12%的人在一生中會經曆比較嚴重的抑鬱症。在總統競選失敗以後,老布什曾經得了兩個月的抑鬱症;在與萊溫斯基桃色新聞張揚的日子裏,克林頓靠服用“百優解”度過精神的危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不管你是平頭百姓,還是成功人士,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對抑鬱症有免疫力。所以,對於抑鬱症,我們要打足了十二分的精神對待它。
事實上,抑鬱就像流感一樣會傳染給每個人,如果我們對這一病情有著清醒而足夠的重視,那麼我們就能夠及時發現它;如果我們抱著“情緒不好算不上什麼大病”的心態,那麼抑鬱情緒不但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而且還會給一個家庭蒙上陰影,它甚至會最終奪去我們的性命。
正是基於人們對精神疾病的忽視,《速通抑鬱100問》這本書應運而生。編寫本書的目的,就在於讓人們認識抑鬱和抑鬱症的特質,了解其產生的原因,學會自我診斷,更重要的是掌握消除它的方法。
但願本書能夠給您和您身邊的人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