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遇到不稱心的事情時,不要對情緒采取一味壓抑的方法,而是要適度與家人、朋友傾訴和發泄一番。
有一位講師在課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後問學生:各位認為這杯水有多重?有人說20克,有人說50克。講師聽到大家的回答後,靜靜地說:同學們,其實這杯水的重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如果隻讓大家拿一分鍾,各位覺得一定沒問題;如果讓大家拿一小時,可能就會覺得手酸;要是拿一天,我們可能就得叫救護車了。其實這杯水的重量沒變,但是我們拿得越久,越覺得沉重。就像我們承受的心理重量一樣,如果我們一直把心中的煩惱放在自己的身上,那麼不管時間長短,到最後,我們一定會覺得無法承受。所以,我們必須放下這杯水,休息一下後再拿,如此我們才能拿得更久。適當地放棄,才能再次拿起,對於影響我們的情緒也是一樣。懂得釋放心靈的方法,適當的宣泄,情緒才會轉為對我們有利的方麵。這也被稱為“宣泄效應”。就是讓人們盡情地宣泄抱怨和意見,從而使學習或者生活的效率大大提高。這種現象就被稱作“霍桑效應”。
有這樣一個試驗:位於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製度和養老金製度等,但工人們仍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很不理想。後來,由心理學專家專門對其進行了一項試驗,即用兩年時間,專家們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規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結果這一“談話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工廠的產值大幅度提高。
我們的一生中會產生許多意願、情緒,而最終能實現或滿足的卻為數不多。壓抑、克製意願和情緒,會在心理上積蓄能量。雖然它可以通過別的途徑轉移,卻不會被直接消滅。我們在壓抑、克製階段往往意識不到它的存在,但如果一直找不到宣泄的途徑,那就會使自己在心理上形成強大的潛在壓力。過分壓抑會造成我們從心靈深處與外界日益隔絕,導致精神憂鬱、孤獨、苦悶和窒息;一旦控製不住,會導致其衝破心理堤壩,使我們顯現一種變態的行為,甚至導致精神失常。
麵對壓力,轉移是一種最好的辦法。壓力太重背不動了,那就放下來不去想它,把注意力轉到讓你輕鬆快樂的事上來。等心態調整平和以後,已經堅強起來的你,還會害怕你麵前的壓力嗎?比如做一下體育活動,體育活動能使我們很好地發泄,活動完之後我們會感到很輕鬆,這樣就可以把壓力釋放出去。
同時強化“霍桑效應”,也要求我們必須懂得“衝突的藝術”,抓住衝突的契機,促進與他人之間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也就是在與他人的交流中充分地釋放自己的心情。
由於我們還小,又受到智力和語言的限製,我們往往不敢或不能把許多複雜的心情大膽而確切地表達出來。在我們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有困惑或者不滿,但又不能充分地表達出來,這就會使我們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所以,我們應該盡量把自己的想法說給老師、同學、朋友們,向他們說出自己生活、學習中的困惑,說說自己對老師、對同學,或者對班級工作、學校管理的不滿。這樣我們在“說”過之後,會有一種發泄式的滿足,我們自己就會感到輕鬆、舒暢。如果我們的困惑得到解除,提出的建議得到采納,我們在學習中就會更努力,當然也就會有更好的成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