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潮汐翻湧著,漫長歲月來臨又逝去;血與戰火被衝洗成回憶,回憶被碾為粉末般的傳奇,傳奇化作神話的晶瑩塵埃,最終散於天地。生死幻滅,枯榮交替,猶如潮汐的起伏。那冉冉光陰中,一直流傳著劍與魔的傳說,十年乃至百年、千年甚至萬年,也僅是時光中的某個瞬間,然而一切總有開始。
太古時代,眾神居於人間洪涯境,火神祝融取榣山之木製琴,共成三把——名皇來、鸞來、鳳來。祝融對三琴愛惜不已,尤以鳳來為甚,時時彈奏;鳳來化靈,具人之形態,能說人語,祝融心悅,托請地皇女媧,用牽引命魂之術,使此靈成為完整生命,名為“太子長琴”,以父子情誼相待。
太子長琴溫和沉靜,平日除去清修,便喜愛去榣山曠野奏樂怡情,於此、結識好友慳臾——一隻榣山水湄邊的水虺。慳臾雖弱小、卻堅信自己與別不同,終有一日、將修煉成通天徹地之應龍。它與太子長琴相約,若成應龍,定要太子長琴坐於龍角旁,帶其上天入地、乘奔禦風、往來山川之間。
之後過去數百年,天皇伏羲不滿人間種種,率眾離開人界,登天而去,太子長琴眷戀榣山風物,卻也隻得依依不舍與慳臾別過。登天後,伏羲將其追隨者渡為仙身,太子長琴亦然。眾神仙忙於建造天宮,三百日後諸事底定。太子長琴往下界榣山,方才憶起,天上一日、地下一年,人間三百年匆匆而逝,榣山已無慳臾蹤跡,無緣相見。
時光飛逝,數千年後,一條黑龍於人界南方的戲水之舉引來民怨,黑龍打傷伏羲派遣懲戒它的仙將,逃入不周山中。火神祝融、水神共工與太子長琴前往不周山捉拿黑龍,未曾料到,此孽龍竟是昔日水虺——慳臾,更有意外之事,卻是三神仙此行陰差陽錯,引發不周山天柱傾塌,天地幾近覆滅之災。
眾神曠日持久奔走辛勞,災劫終平。慳臾被女神赤水女子——獻收為坐騎、再無自由。共工、祝融往渤海之東的深淵歸墟,思過千年,太子長琴被貶為凡人,永去仙籍,落凡後寡親緣情緣,輪回往生,皆為孤獨之命。從此,天界得一女神的黑龍坐騎,少去一位擅彈琴曲的仙人。
太子長琴原身鳳來既毀,三魂七魄於投胎途中在榣山眷戀不去,被人界龍淵部族之工匠角離所得。角離以禁法取其命魂四魄,鑄焚寂之劍,魂魄分離之苦難以細說,所餘二魂三魄不甘散去,無所歸處。逢角離之妻臨盆,二魂三魄附於角離之子命魂,不日出生。角越自小時常呆望焚寂,似心有所感;後龍淵部族所鑄七柄凶劍遭女媧封印,角越因失去焚寂之劍,投入鑄劍爐中**而亡。
時如逝水,永不回頭。龍淵崛起與消亡,太古凶劍,甚至天柱傾塌的災劫,萬事萬物,僅是天地循環之一二。太子長琴的命運,已然湮沒於曆史洪流之中。
歲月如長河無盡,滄海也變成桑田。或許隻有我,獨自遺落在時間的罅隙,永無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