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發展肯定與風險伴生,但業務發展要避免與風險相伴,這是馬進曉同誌率領全處努力實現業務又好又快發展所追求的目標。他根據行領導的要求,創造性地總結並組織落實了化解防控貸款風險的措施:規範了購、銷、加企業聯營模式,徹底糾正了賒銷信用風險;實行了工商聯合經營,實現了儲備、購銷、加工企業優勢互補,促進了企業經營模式創新;對糧食購銷企業實行風險準備金製度,建立了市場化條件下的風險補償機製;對新業務貸款基本全部實行抵押擔保,第二還款來源有了可靠保障;對收購資金貸款實行回籠貨款分割區分行審批製,近兩年少分割企業財務資金2177萬元,全部用於收回不良貸款和欠息,防止了跑、冒、滴、漏問題;強化了貸後管理,每年都要組織兩次信貸大檢查;積極落實了總、分行確定的部門審貸分離、貸款操作流程縱橫向製衡製約、責任人製度、責任追究、報備備案製度、特事特辦製度、專家谘詢製度、信貸持證上崗製度、客戶退出機製、信用評級、收購資格認定、客戶分級管理等製度規定,促進了寧夏區分行信貸管理規範化、製度化、程序化的初步形成;在行領導的直接領導下,他全程參與全區糧改的全過程,寧夏糧改經驗在全國推廣。他組織中央、自治區儲備糧油貸款在全國率先實現集中統一管理。他協助行領導爭取到了自治區政府財政2.4億元的實撥資金(全國唯一以現金清收認定掛賬),一次性解決了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新增財務掛賬問題,從而使全行不良貸款下降近5個百分點,受到總行通報表揚。證明了寧夏農發行“小行也能辦大事”“小行也能出精品”;他在包片幫扶基層行工作中,近幾年幫助收回9個企業不良貸款3643萬元。通過組織落實以上措施,不斷強化了寧夏區分行以風險防範為核心的理念經營,使寧夏區分行的不良貸款逐年下降,信貸資產質量逐年提高,截至2009年年末,全行不良貸款率僅有1.09%,比2005年下降近8個百分點。
——他參加工作以來,先後獲得各級、各類表彰獎勵19次(項)。其中進入農發行以來,先後8次獲得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1998年榮獲總行全國優秀信貸管理員稱號,總行《農業發展與金融》雜誌還專門介紹過他的專業事跡。但麵對種種榮譽和褒獎,他不驕不躁、淡定自若,依舊保持著他樸實、平和、務實的作風。區分行安排的重要工作或臨時性的工作,他總是率先在前、親曆親為。他所帶領的團隊始終是區分行機關中一支風正、氣順、心齊、勁足、績優的模範團隊。他還一直筆耕不輟,從1998年農發行實行封閉管理以來,親手起草各類文件、報告、講話、調研報告等200多份、30多萬字。其中還編寫了一本《糧食收購資金封閉運行政策學習宣傳要點》小冊子供基層行、購銷企業、有關部門使用。他還利用業餘時間撰寫各類文章,被報刊發表的有37篇,其中獲省部級一等獎1篇、三等獎1篇、優秀獎2篇。
寧夏新農村建設的廣闊天地,農發行的改革發展之勢,成就了他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