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電業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社會作用(二)(2 / 3)

曆史和現實生活告訴人們,一個人能否成才,常常不在於他是否有優越的客觀條件,而在於他是否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有些很有才華的人之所以晏花一現,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不注意職業道德修養;而一些本來資質平凡的人之所以能對社會有較大的貢獻,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長期注意職業道德的鍛煉。職業生活中的失職、利己、怯弱、傲慢、浮躁、虛偽、懶惰、狹隘、狡詐、推諉、遊移、固執、獵奇、虛榮、嫉妒等不良品質,往往使人碌碌無為、一事無成,甚至走人迷途以至身敗名裂;而職業生活中的忠於職守、無私、責任心、勇敢、互助、互愛、勤奮、誠實、謙虛、守信、大度、細心、頑強、堅定等優良品質,則使人在成才和事業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取得成功。可見,一個人在職業道德生活中學習、培養和鍛煉各種優良品質,形成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情操,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個人,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為此,大力加強電業職業道德建設,是全麵促進和提高電業職工隊伍素質,培養有理想、有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提高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

三、有利於形成良好的電業職業風尚

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堅持不懈地加強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使“五愛”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體現出來,引導人們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的關係,發展平等、團結、友愛、互助新型人際關係,並且建立和推廣尊老愛幼,尊師愛生等良好的禮儀製度。加強直接關係社會穩定進步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倫理道德教育,反對一切損人利己、損公肥私、金錢至上、以權謀私的思想和行為。加強職業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這不但是一項帶有戰略意義的長期任務,而且也是我們在職工隊伍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當務之急。當前,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帶有行業特點的不正之風雖然有所收斂,但是,在某些地區某些單位仍然表現得十分突出。

以電權謀私為核心的電業行業不正之風依然危害著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個人利益。這種帶有電業行業特點的不正之風是通過電業係統內部職工違背電業職業道德的職業行為而表現出來的。這種不正之風歸納起來的主要表現有八個方麵:一是少數職工的服務態度生硬,辦事拖拉、推諉,“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存在;二是利用工作之便吃喝用戶,同時以優惠價、成本價、出廠價購買用戶產品;三是個別職工向用戶報支旅差費和其他費用等;四是為用戶服務後,一些職工接受用戶的酬謝費、辛苦費、營養費、冷飲費、紀念品等;五是以各種名義私自承接各種用戶工程,私自推銷電器產品,接受用戶的好處費、回扣費,私分工程勞務費等;六是“人情電”,“關係電”,打破了供電的正常秩序,遭到老白姓的謾罵、怨恨;七是利用職工敲詐用戶。有的職工利用用戶違章竊電“怕醜丟人”的心理,以用電稽查人員的名義敲詐用戶,當接受用戶好處後,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八是收受賄賂,在窗口關鍵部門及重要崗位掌握人、財、物大權的少數人,有的利用為用戶減免煤電差價,增撥電力負荷指標,少收、緩收或減免電費,收受用戶的“紅包”、“酬謝費”等較重禮品。從以上列舉的情況看,糾正行業不正之風仍然是我們電業行業的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為完成這一任務,加強行業職業道德建設是極為重要的。

黨的二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明確指出:“在我們社會的各行各業,都要大力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新型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體現了集體主義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它不可能在職業勞動者中自發地形成,必須通過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實踐,並經過勞動者的自覺努力,才能逐步形成和建立起來。因此,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必須強調職業道德的教育和訓練。隻有使廣大職工群眾認清社會主義職業生活的性質、特點,使他們明確本職業在整個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以及承擔的責任,從事各種職業的人懂得在整個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範和準則即職業道德,才能在各行各業中逐步確立良好的職業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