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日,清晨。
天氣好,山間小路上,一個大約十一二歲的瘦小身影背著大籮筐,往山上走去。
這是南山,不知道麵積,隻知道很大。南山腳下附近的村子裏的村民常常都是隻在山的外圍砍柴、采豬草、伐木建房,另外就是有獵戶會組隊進深山打獵,村裏的大夫會進山采藥。
蕭寒卻都不屬於,昨夜一夜沒睡,眼睛腫的很大,那是哭的。
這不是蕭寒熟悉的地方,現在走這條路是因為腦袋裏麵的原來的記憶,她需要一個安靜無人打擾的環境,靜下心來好好想想,一大清早就來了這記憶中的山上。昨夜醒來後,她幾乎一直在哭,到淩晨才停下,然後就是整理那些不屬於她的記憶。
現在她是淩雲,十三歲。因為瘦弱,所以看起來就像十一二歲。父母都已經不在,屬於孤兒。有三個弟弟,分別是十一歲的淩風、八歲的淩雨和三歲半的淩霜,她是大姐。在上個月父親因上山打獵為救大伯去世後,家裏的一切都是十三歲的淩雲支撐著。
哭了一夜,蕭寒不得不接受這個殘忍的現實,因為不知道怎麼才能回家。這裏,她找不到回家的路,也看不到回家的希望。
現在,最重要的是先上山吧!
背上的籮筐上寬下窄,裏麵放著把柴刀。刀,是上山必須帶的。山裏不是那麼安全,否則淩雲就不會失去父親了。
四月天的早晨,山裏感覺不熱,淩雲一直往裏麵爬,身上的麻布衣已經汗濕。知道村裏沒有單獨進深山裏麵的人,所以,在翻過一座大山又往前,到了一個小水潭邊,淩雲停了下來。放下背簍蹲在水潭邊,洗手。雙手兜水喝了,就坐在旁邊的一塊大灰石上。接著仔細聽了周圍的動靜,隻有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和鳥叫。她閉眼,集中精神,再然後,石頭上空無一人。
眼前出現了很多以前蕭寒隻在網上看到過人參。當然,是枝葉。有些上麵也有一顆顆紅色的小果子,那是人參的種子。再往前麵看是各種藥材,之所以知道是藥材是因為有些蕭寒是認識的。還有一大片空地,有溪流,左邊有山,右邊有一大片竹林,竹林前有一幢竹屋。
這是一個空間。曾經蕭寒也看過小說,所以在淩晨閉眼發現自己看見這樣一片景象的時候,她隻是驚喜,但也冷靜下來沒有急著進去,而是等天亮了再進山來找個安靜的環境,準備好好看看空間,也好好想想自己的處境和以後的生活。
走進竹屋,裏麵不大,左邊一排如中藥房裏麵的那種木櫃子,每個抽屜上麵還貼了標簽,上麵寫著的是一些藥材名。拉開抽屜發現裏麵隻有一個小袋子,她拿起一個,打開,發現居然打不開,隻好放下又關好抽屜。右邊是一張竹子製成的桌子,有四個竹凳子,桌子上麵是一套喝茶的器具,可惜曾經的蕭寒不喝茶,也不懂茶。正麵沒有別的東西,隻看見一個不知道是什麼編織成的圓形墊子,就放在木板鋪成的地板上麵,墊子上麵放著一個像藥材抽屜裏麵的那種袋子,還有一塊玉片,一張紙,還有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