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類對心理學的研究愈加深入,這不僅是因為心理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科學,還因為它是一門能夠洞察全局的科學。所以,隻有對心理學有了全局的認識和理解,人們才能有效掌握大局,掌握“從現象看本質”的本領。總而言之,心理學就是研究社會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
畢業於哈佛大學的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曾經說過:“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心理動機以及心理規律的科學。而在對心理的研究中,主要是通過間接的觀察、思考以及通過人們的感覺、聽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力等,來找出人們的心理特征,繼而為心理研究提供借鑒。”
很多人都對心理學抱有很高的關注度,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學習到其中的精髓,但其複雜、抽象的理論知識卻往往讓他們望而卻步。因而,這些人抱怨最多的就是心理學知識的專業性、抽象性,因為難以理解,甚至感覺枯燥。其實在很早以前,哈佛大學心理研究院的科研小組就麵向美國民眾做了一次關於心理學方麵的問卷調查。從問卷調查的測試結果來看,其中有超過89%的受訪者對心理學較感興趣,或者正準備學習心理學。但同時有超過90%的人也表示,在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讀不懂心理學中過於抽象和複雜的理論,因此他們對學習心理學的興趣大大降低。
哈佛大學第24任校長內森·馬什·普西曾經說過:“一些人在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阻力,而最大的阻力就是他們對專業性強的心理學概念束手無策,這必定會降低他們學習心理學的熱情。哈佛大學的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它能將心理學的抽象概念用趣味性十足的方式表述出來,這樣就能夠讓學員們深刻地理解心理學,並提高他們學習心理學的興趣。”而哈佛大學日常的授課也確實如校長內森·馬什·普西所說的那樣,將複雜難懂的心理學概念或現象用簡單、充滿趣味性的方式表述出來。比如類似於“人被砍下頭顱後還會有思維嗎”這樣怪誕的問題,哈佛大學教授會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在講述概念性非常強的發展心理學時,哈佛大學教授會以聖誕老人搶銀行的案例作為切入點;當人們麵對趣味性不強的行為心理學時,哈佛大學教授會通過女人挽著男人手臂的心理特征為學生們進行心理解讀;另外,哈佛大學教授還會用獅子捕殺獵物後進行分配的趣味案例來揭示博弈心理學的特征……
哈佛大學就是通過如此簡單而又帶有趣味性的心理測試、趣味心理故事等,將一個又一個嚴肅、複雜、抽象的心理學現象向人們娓娓道來,而這就使得人們在學習心理學的同時,也被哈佛大學的趣味心理學課程所感染。
本書就是從哈佛大學的心理課程出發,通過精彩的心理測試、有趣的故事以及科學好玩的實驗等,讓你輕鬆地體驗從其他大學或心理學機構學不到的趣味心理學課程,使你對心理學的理解和認識得以升華。相信讀者朋友們讀完本書,不僅會被書中好玩的趣味心理學故事深深吸引,還能從有趣的心理測試中得到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