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卷二:黃昏篇 第四十八章:新的介入(二)(1 / 2)

時間:‘巴庫’城,決戰之夜,

地點:‘巴庫’城及其周邊地域,

這究竟是某一個人的縝密計劃,還是各方領導者詭計的巧合碰撞?

事態的進展已非眾人所料,卻又都在情理之中,

羅斯帝國軍遠道而來,一路披荊斬棘不可謂不高調,長以月計的征途不可能全然不驚動各方梟雄,‘巴庫’城算得上是‘拜占庭’中羅馬人的依附藩地,同時又是為羅馬人提供石油產量的重要產地,羅馬人正是借助大量石油所製出的‘羅馬火’,方才能在彼時處於鼎盛時期的‘羅斯帝國’與‘保加利亞帝國’的夾縫之中生存,所以‘巴庫’之存亡對於‘拜占庭’來說可謂至關重要,即便其內部如今正處在與‘保加利亞帝國’十分敏感之時期,為了‘巴庫’出軍,也絕非什麼不可想象之事。

而黑海以北的霸主‘佩切涅格人’及南部‘伊斯蘭教’內戰中敗北的阿拉伯大食

‘雜軍’,一夥是有著千年曆史,策馬入林打劫斂財的強盜,一夥則是對軍需正處在迫切需求的時段,兩夥人瞄上了帝國軍團龐大的軍備物資,自然更在邏輯之內。

至於保加利亞人,也有著其各種各樣的理由來參與一腳,羅馬人是其眼下強敵,諾曼人則是他們假想中,滅了羅馬人日後的對手,單是這一點,便已有足夠理由出軍來探一探。

時局當下,佩切涅格人以及南部阿拉伯大食雜軍已兵臨城下,可是見已將‘巴庫’城全方位占領的諾曼大軍似已做好大戰準備,絲毫不亂的架勢,一時間也不敢冒然行動,要知道,與這夥極地戰神交手,隻要稍有偏差,便是今夜全軍覆沒於此…

也絕不是怪事。

此時間已不僅是以西裏爾為首的‘巴庫’守軍與帝國‘大公’伊戈爾為首的帝國軍團對峙的局麵了,加上這兩夥新的敵人,事態正變得更加微妙,

而羅馬人的大軍以及保加利亞人的軍隊,與‘巴庫’城也已近在咫尺,諾曼大軍槍頭一轉,轉向城外新的勢力以求自保,‘巴庫’城中居民躲過一劫,西裏爾自然短時間內也沒了放火焚城的必要,戰局瞬息已變,

南部阿拉伯大食雜軍本有混有一支佩切涅格人的部隊,如今城外相聚,很快便聯係起來,此時情勢緊急,兩軍很快便達成了合作共識,單槍匹馬的話他們任一一支部隊都不會是城中諾曼軍的對手,聯手成功幾率自然更大,若是洗劫成功,戰後所得將對等而分。

協議達成不久,其西邊不遠處又多處一路大軍,黑夜之中難見其軍容裝束,但單看其糧油火把之規模,怕是更在兩方聯合之後軍眾之上,兩方首領觀此處不禁眯眼皺眉口中喃喃…

“羅馬人…”

羅馬大軍停於距兩方聯合軍數裏之外便不再行軍,因為他們知道,其身後緊追不舍的便是那近年與諾曼人同樣令自己頭疼的保加利亞大軍,若是他們與城外聯軍,或是城內諾曼人稍有動作,那麼保不齊保加利亞人便會趁此機會將拜占庭之精銳大軍借助諾曼人或是聯軍之手消滅於此處海灘,回國之後重整軍陣強攻拜占庭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羅馬人可以聯合兩方聯軍共同進攻城內諾曼大軍,可聯軍同樣可以與身後的保加利亞人聯合消滅其間的羅馬軍隊,可是又沒人能保證處於後方的羅馬人與保加利亞人是不是已經達成了什麼協議,來此處是合力消滅北方強敵諾曼人的,保加利亞人同樣也有選擇幫助城內的諾曼人消滅掉夾在其間的共同敵人羅馬人,佩切涅格人與南部大食雜軍目的單純,可以很快達成合作協議,可是餘下三個帝國強軍則十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