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禦鬼煉魂 以詩為會(2 / 3)

“會死?”林滄瀾插話道,眼簾低垂,目露精芒。

“不是死,是魂消魄散。”

“三年?”

“快則百日。我傳授此鬼煉魂功法,她對陰陽之氣需求將與日俱增。若你不想死,修煉進境就必須超過她。順便提醒你,午時和子時最宜修煉。”辰星轉身,拍了拍林滄瀾肩膀:“無需多慮,你隻要努力修行,便無身亡之憂。”

二人騰空返往皇都,陰宅化為一片火海。

接連月餘,林滄瀾除外出狩獵,終日足不出戶,廢寢忘食。

辰星無所事事,半日修行半日閑,看看書,逛逛街,遍嚐美食,好不愜意。

某日晨,辰星像往常一樣來在大堂吃早點,陡見大堂熱鬧非常,不同以往,韓掌櫃招呼著幾個夥計忙東忙西。

見辰星走來,韓掌櫃急忙迎上前去,道:“辰公子,今日客多,若有怠慢之處請您海涵。”

辰星問道:“韓掌櫃不必客氣,今日有什麼事嗎?”說著左右環顧,落座之人有老有少,盡皆文生打扮,都是讀書人。

“明晚在西城綺翠池,舉辦一年一度的綺翠詩會,毅國小有名氣的文人墨客多會如期前往。飄香樓作為皇城數一數二的酒樓,每年都要接待來客,為詩會供應美酒佳肴。公子可有興致去詩會瞧瞧?”

“哦?我對詩會不感興趣,不過我很想品嚐毅國的美味珍饈。”辰星應道。

韓掌櫃笑道:“辰公子定不會失望,屆時不光有我飄香樓,五湖四海的名廚,以及宮中禦廚,都會在詩會上獻……”

“辰兄弟,果然是你,我就說嘛,此等盛會怎能少了你。”韓掌櫃話未說完,飄香樓門口傳來洪亮的叫嚷聲,嗓音中流露出喜悅。

辰星聽到聲音心下一沉,扭頭觀瞧,果然是腦子有坑的青雲派大師兄。

隨即抱拳拱手:“原來是大師兄,敢問大師兄所來為何?”

大師兄抖了抖長袍,打開折扇搖頭晃腦裝模作樣了一番,才緩緩開口道:“自是為那綺翠詩會而來。”

韓掌櫃見來人和辰星熟識,拱手道:“兩位公子慢聊。”而後離開。

辰星輕笑,招呼道:“大師兄,我們出去聊,外麵清靜,東街有家店的雲吞特別好吃,我們去那裏。”

大師兄拱手道:“悉聽尊便。”

走走停停,來在一家街邊小店,兩人露天而坐。

“老伯,兩碗雲吞,一碟牛肉,再來四個燒餅。”辰星輕車熟路喊道。

“好嘞,公子稍等。”

“大師兄,來此詩會,當真為了賞詩?”

“哈哈,我就知道瞞不過辰兄弟,朝鳳穀的童仙女出身毅國,此番隨師門前來商討大事,順便回家探親。童仙女以仙緣天姿聞名天下,卻少有人知其詩畫雙絕。”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祝大師兄抱得美人歸。”

小狐狸跳上桌子,朝大師兄翻白眼。

大師兄伸手想摸小狐狸額頭,小狐狸一躍鑽進辰星懷裏,大師兄嗬嗬一笑,開口道:“為兄文采飛揚,定要那童仙女情根深種。”

辰星輕笑,大師兄還是這麼不著調:“但不知大師兄準備了何等奇詩秒句,可否讓小弟品賞一番?”

“為兄出口成章,何須提前準備,明晚隻需辰兄弟到場,目睹那童仙女如何傾心於我。”

“話說,那童仙女即便詩畫雙絕,也不會無故參加凡俗詩會吧?”

“那是自然,詩會隻是由頭,毅國皇帝借詩會宴請各大宗門,共商鎮魔之策。童仙女出身毅國,此次宗門集會,也是由朝鳳穀牽頭。”“世上不勞而獲之事眾多,更有甚者,誤服仙丹,白日飛升,一朝得道,雞犬升天,此等幸事不勝枚舉。然你無此氣運,隻得腳踏實地,亦或,以命搏天。”

“我有得選嗎?”林滄瀾自嘲道。

“你可知毅國有何關於妖魔鬼怪的民間傳說?”

林滄瀾又是一愣,前一句還在說正事,下一句怎麼扯到民間傳說上去了?

“啊?民間傳說?”

“可有?”

“我想想,聽聞皇都以南七十裏有個村子鬧鬼,再八十裏有座古墓,不少盜墓人死於墓中。皇都以西二百三十裏有城名洛寧,城中有大戶人家遭厲鬼索命。其它的我就不清楚了。”

“好,先去南方小村。”

言罷,辰星隨風而起,林滄瀾隻覺被一團氣流包裹,身體不由自主跟在辰星後麵遁入夜空。

“用衣袖遮住口鼻,否則你無法呼吸。”

“哦。”林滄瀾依言用衣袖擋在麵前,驟然間狂風撲麵,勉強張開眼皮,見下方景物如跑馬燈般掠過,心潮澎湃不已。

不足一刻,兩人緩緩落地。

“看來就是此地了。”辰星低聲道。

林滄瀾環顧,兩人正站在一個土坡上,後麵是村子,前方一片荒塚。

“走吧,普通厲鬼而已,毫無用處。”

“用處?要抓鬼嗎?鬼有何用?”林滄瀾好奇問道。

“捉鬼為你所用,你沒有時間慢慢修煉,需借助外力。若你不能駕馭鬼怪,便隻有一死。”

“這樣……啊……”林滄瀾雙手握拳,牙關緊咬。

“走吧,去古墓。”

“等等,不除掉厲鬼嗎?”

辰星扭頭注視林滄瀾:“也罷,我便如你所願,順便教你何謂鬼魂。”

“方才與你言過煉魂之法,納太陽之氣鑄天魂,納太陰之氣鑄地魂,納少陽之氣鑄命魂,陰陽二氣經命魂而鑄七魄。魂魄乃陰陽二氣所化,故魂魄亦應四象。天魂應太陽之象,地魂應太陰之象,命魂和合多陽,應少陽之象,七魄和合多陰,應少陰之象。天地二魂陰陽相橫,命魂七魄陰陽相濟。然天地二魂常在外,唯命魂獨住身。人生,天命二魂聚,地魂離,顯陽;人亡,地命二魂聚,天魂離,顯陰。蓋因魂魄陰陽失衡,是故生人懼陰,死鬼畏陽。”

“凡間有傳,桃木辟邪,柳木招鬼。因桃樹從陽,遊魂避之,柳樹從陰,野鬼趨之。凡人鬥鬼,布法器,借風水,擺陣施術,多憑陽力以鎮陰邪。修者除鬼則不盡然,道術法寶雖應陰陽五行生克之數,然道行卻是根本。恰如水生木,細雨潤澤花草,巨浪摧金斷木。除鬼,無需在意生克之分,有道是一力降十會,一劍破萬法,人鬼仙魔,莫不如是。”

水汽繚繞,於食中兩指間凝聚冰刃,左手輕揮,晶瑩剔透的柳葉飛刀射向一座無碑孤墳,無聲無息,直沒入柄。

借著月色,在林滄瀾驚異的目光中,一道人影從墳頭升起,模樣看不清,從身形判斷是個男鬼。

“人死後,魂魄離體,隨鬼卒遁入地府,十殿閻羅宣判,或入輪回,或下地獄,或地府任職,或天庭冊封成仙。黑白無常在人間代天巡狩,賞善罰惡,賜善人功名利祿,壓惡鬼入陰曹地府。常人生前縱受盡萬般折磨、怨氣滔天,也難以駐留人間,化為厲鬼。化鬼者有三,其一,有人利用手段蒙蔽天機,使死鬼逃脫地府緝拿;其二,機緣巧合,有天成陰陣或天才地寶庇護;其三,生前道行高深,死後憑修為留存人間。”

“此鬼無有修為,此地亦無人蹤寶跡,化鬼當屬機緣巧合,我於風水一竅不通,不能妄加揣測。你隻需曉得,此等小鬼,可輕易誅殺。”

言罷,四周水汽向惡鬼彙聚,轉瞬間將其冰封,先前沒入地下的冰刃破土而出,貫穿惡鬼,冰刃於空中散為水霧,封鬼之冰爆裂開來,化作億萬碎屑,在月光下煞是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