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竹類(1 / 3)

421.毛竹

別名:茅竹、楠竹、孟宗竹、江南竹。

科屬: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

形態:地下莖單軸散生。竹竿端直,梢部彎,高10~20米,胸徑8~16厘米,粗者可達20厘米以上,竹壁厚,中部節間長達40厘米,基部節間較短,新杆密細柔毛,有自粉,老杆則變綠色或黃色,無毛,其下初有自粉,後漸變後垢狀,分枝高,杆每節生兩枝,常一大一小,兩側枝再分枝,最後一級側枝著生小葉2~4片,葉較小,披針形,長4~I1厘米,葉舌隆起,葉耳不顯,有肩毛,後漸脫落。竹籜厚革質,紫褐色,密被棕毛,其上有深褐色斑點,肩毛發達;籜舌短寬,弓形兩側下延;籜葉長三角形或披針形,綠色,初直立,後反曲。花序穗狀,每小穗2朵花,穎果針狀。花期5~8月。

分布:原產我國秦嶺、漢水流域至長江流域以南的廣大酸性土山地。分布地域在竹類中最廣,東起台灣,西至雲南,南至兩廣中部,北到安徽北部、河南南部。而以浙江、江西和湖南為其分布中心。

習性:毛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要求年平均溫度15~20℃,年降水量為800~1800毫米。喜深厚、肥沃、濕潤又排水良好的土壤,在砂岩、頁岩、石灰岩,花崗岩等厚層酸性土壤上生長良好。毛竹適生條件據經驗總結有“四喜四忌”。四喜即喜溫暖、喜濕潤、喜肥沃、喜陽光;四忌是忌寒冷、忌風、忌漬、忌幹燥。

繁殖:有母竹移栽、根係移植、埋鞭和播種育苗等。

用途:挺拔常綠,枝葉婆娑,秀麗可愛,自古與鬆、梅共譽為“歲寒三友”。尤其在自然風景區大麵積片植,形成深幽景色,如杭州雲棲、蘇州虎丘、莫幹山和黃山等的毛竹純林。若在現代大型公園或風景區,以毛竹與鬆杉或闊葉樹種混交配植,景色效果亦佳。

422.剛竹

別名:桂竹、斑竹、五月秀竹、麥黃竹。

科屬: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

形態:常綠喬木,地下莖單軸散生。杆散生,高8~22厘米,徑4~14厘米,中部節間長40厘米,杆綠色,無毛,無自粉;節問在分枝一側有縱溝,每節通常分2枝;杆環隆起,節處呈兩環,杆環和籜環。筍期5月中下旬,筍黑褐色,杆籜黃褐色,密被近黑色的斑點,疏生直立硬毛,兩側或一側有籜耳,籜耳較小,矩圓形或鐮狀,黃綠色,有彎曲的長肩毛;籜舌微隆起,先端有纖毛;籜葉帶狀至三角形,桔紅色;邊緣綠色,平直或微皺,下垂。葉帶狀披針形,長7~15厘米,寬1.3~2.3厘米,下麵粉綠色,有葉耳和長肩毛,後脫落。

變種

1.碧玉問黃金竹:杆翠綠,分枝一側縱溝呈淡黃色;杆大小、分枝等均同剛竹。

2.黃金間碧玉竹:較原種矮小,杆和主枝呈黃色,分枝一側溝槽呈鮮綠色,有時節問具有寬窄不同的綠色縱紋2~4條,老枯後逐漸消退而不明顯;枝葉與原種略同。

分布:原產我國,分布甚廣,東至江蘇、浙江,西至四川、陝西,北至河南、河北,南至廣東、廣西。

習性:有一定的耐寒性,能耐零下18℃的低溫,多生長在山坡下部和平地土層深厚肥沃的地方,在粘重土上生長較差,淺根。

繁殖:用母竹繁殖,還可用扡插、埋根繁殖。

用途:園林上以點綴風景為主,可植假山旁,也有做盆景和假山石相配置。

423.淡竹

別名:毛金竹、金竹花、甘竹、白竹、平竹。

科屬: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

形態:地下莖單軸散生。杆散生,高6~21米,徑2.5~10厘米,中部節間長達34厘米,新杆綠色,老杆綠色或灰色。葉片質地較厚。花較大而茸毛較少。其它同紫竹、淡竹,係淡竹的野生原種。

分布:產我國長江流域及河南、陝西、四川、甘肅、貴州等地,華東、華北園林中都有應用。

習性、繁殖、及用途同紫竹。

424.方竹

別名:四方竹、四角竹、四季竹。

科屬禾本科竹亞科方竹屬。

形態:地下莖為單軸型。杆散生,杆高3~8米,胸徑1~5厘米。杆兩型,有圓筒形或微呈四方形,常分枝一側扁平或具溝槽。基部數節常各具一圈刺瘤狀之氣根,第一節常單生1枝,第二節以上每竹具3分枝,以後為更多簇生。竹杆表麵具小瘤而粗糙,節間下部方形,上部圓形,杆環隆起,籜鞘近革質,無毛,鞘口有須毛,葉舌短,花枝無葉,小花雄蕊5枚,花柱2裂,柱頭羽毛狀。穎果堅果狀,橢圓形。

分布:產我國江南諸省,以廣東、福建、台灣為多。廣西、浙江、江蘇及秦嶺南坡等地亦有,日本也有栽培。

習性:性喜暖,宜在濕潤、疏鬆、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壤上生長,萌發力強,四季均可發筍,故又名四季竹。

用途:主要作園林山石配景,龍洞、蘇州園等有栽植。

425.黃槽竹

別名:碧玉銀黃金竹。

科屬: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

形態:杆高達8米,徑5厘米。新杆綠色,縱槽黃色,密被灰色細毛,有白粉,老杆黃綠色,粗糙,杆環籜環突起。筍淡黃色。籜鞘淡黃色,有綠白色條紋和紫色脈紋,有薄白粉,籜片下尤多。稀疏散生細小的紫褐色斑點或無,上部邊緣微帶紫紅暈,並且灰色短緣毛;籜耳發達,寬鐮形,淡紫紅色,耳緣有長毛;籜片長三角形,直立,基部常兩側下延成籜耳;籜舌寬短,與籜鞘頂端等寬,弧形,有波狀齒,先端有纖毛,每小枝2~3葉,葉片帶狀披針形,長6~15厘米,寬1~2厘米,背麵灰綠色,基部具稀疏細毛,筍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