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睜著逗號的大眼睛,聽得入神,說話間隙裏,給於總遞過來煙,朱智勝因不抽煙,委婉拒絕了。逗號,聽得很悅,在英俊的臉上,快要擴展為句號了。
朱智勝心裏想,原來市場,盡有如此的玄奧啊。如果,是一般人,真的不會有如此的體會啊。怪不的,於總前麵,每次出手都拿到了很好的波段了。或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盤感”了吧。什麼叫盤感?我咋感覺不到呢。當朱智勝與於總混熟的時候,曾裝懵地去問“於哥,我咋沒有盤感呢?”。於總說,因為啊,你與盤麵的時間還不夠長,如果盯的時間長了,你們之間相互熟悉了,然後就會像老朋友一樣,你再見到它就熟悉了。
而職業操盤手,要達到一定的境界,必須經過長期、嚴格的訓練不可。於總,便是遇到了好老師,同時經曆了長期而枯燥的訓練後,達到了一種自我能感覺到的境界。
在於總的眼裏,那些上上下下的K線蠟燭圖的柱子,就是他麵前的音符,通過它們組合成的音律,每天都在為他,彈奏著美妙而動人的曲子。這些曲子,一般人,聽不懂,隻有為數很少,像於哥老師、於哥的師兄弟,及行業內一些職業高手,能聽得懂。
真正的職業操盤,不是非常暴利。它們總能潛心下來,等待著最佳的時機出手,而往往出手之後,都是手到擒來,即便是中途止損,稍有小虧,也從不脫離帶水。
職業操盤手與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能在茫茫的市場之中,找到“關鍵點”。
這裏補充一下,什麼叫行情中的“關鍵點”呢。是這樣的,一波行情到來的時候,遇到某個點位,突然停止上漲或下跌,形成一波反彈,這樣的點位,在行業內就叫“關鍵點”。掌握了兩個關鍵點,就相當於說,穩穩地拿住了一波行情。從波段頭,到波段尾。
當然,這裏說的“關鍵點”,並非就一定是一個波段的絕對的頂點或低點。找“關鍵點”是有訣竅的,因為,行情是在不斷地波動的,不同級別經驗的分析師,往往找到的關鍵點不一樣。有的拿住的波段長,有的能拿到的波段斷。拿到波段長度相當的情況下,還有著成功率高低的差別。這就決定了每個分析師喊出來的單子,賺錢利潤的多少。
於總說能夠吃這碗飯的,通常在一個月內,正常工作情況下,每天能做1-3單。優秀的分析師,喊出的單子,成功率在80%,每月利潤能超過20%,甚至超過30%,普通的分析師每月利潤10%-20%,再低一個級別每月利潤5%-10%。再低了5%以下,就不適合吃這碗飯了。
分析師喊單,與我們平常人做單的瞎賭,是有區別的。前麵說的每個月的利潤,不是瞎撞出來的。而是每單都嚴格按照某種分析方法和單子管理策略執行的。職業的分析師,喊單的成功率與月盈利是比較穩定的,隻確實因行情波動不一樣,有所差別而已。
其實,我們估算一下就知道,能實現每個月10%單利增長的話,一個賬戶,一年下來,複利能達到多少。1.1的12次方,算吧。大概在3.4倍多了,累積的勝率是很高的。
巴菲特也就隻能做到,每年增長30%左右啊,咱們這個行業的人能做到嗎?當然了。不然的話,那裏會有這個行情的蓬勃發展啊。隻不過,能夠做到,穩定贏利的分析師很少,但是他們就在這個市場中,存在著,每天按部就班地,打卡上班,每天不斷地打下來或多或少的銀子。再說了,巴菲特是因為資金總量太大啊,確實在他那麼大資金規模的情況下,年利潤那麼大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胡哥顯然對這個行業是很懂一些的,不然,於總也不會與一般人交流這麼深入。胡哥向於總疑問加上確認式地,問說,於總您的這些操作,都是團隊執行的吧。
於總說,當然,這些大多少都是團隊分工執行的,光靠一個人的意誌力是不行的。其中,還有一道工序,就是風險控製,確保資金安全。
胡哥問道:“於總,你現在就在團隊負責風險控製的吧。”
於總回應道:“是的,我就是在團隊負責風險控製的,正是咱們說的,市場前沿最後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