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又一次我和男友激烈爭吵,最後氣得要離開,本來我想說:“再說下去我就走,永遠不回來了!”但是話到嘴邊,有一個強烈的第六感讓我改了口,我說出來的居然是:“別說了,我愛你。”當時我倆都很吃驚,當然這場爭吵也就隨即停止了。
我們旁觀這件事,可以明白是女孩用更高級的表達方式化解了爭端,而生活也就往更美好的方向前行了。我們的第六感是健康向上的,它指引著我們往更優質的道路上行走。
平時要多留意我們所謂“更高自我”的意識所給予我們的作用,然後做出總結,這些對於培養我們的第六感而言都是極其有益的。
第二十三周:學習透過表麵看本質
接下來,我們要學會透過表麵看他人。這是借以觀察的方式來深刻了解生活。我們應該用客觀、開放的思維和一顆愛心去探究他人。比如對方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都會提起我們的興趣去了解他們的內心。當我們每天都進行這樣的訓練,慢慢我們就會習慣於透過表麵看本質。
比如,有個人,她每次看到肥胖的人時,都會直接斷定對方是個懶惰的人,久而久之,這就成為她對懶人的評判標準,並且十分厭惡肥胖的人。可是客觀情況是,她的工作團隊中有好幾個大胖子,而她對胖子的厭惡在她的工作中起了非常大的阻礙作用,由於她先入為主,她便絲毫看不到這些胖員工的才能和貢獻,於是很排斥與他們一起合作,所有的工作都單獨進行,這讓她的員工們非常生氣,更導致灰心喪氣。最終,大家再也忍不了她了,一個一個都辭職了。最終她真的隻能自己去做所有的事了。後來,她的一個已經辭職的胖員工,自己開辦了一家廣告公司,並且在第一年就贏得了傑出大獎,她才意識到自己曾經對胖子的看法是多麼的主觀。
所以說,我們要很客觀地看待人和事,不可以先入為主。一定要有一顆善良的心,也表示我們看他人的態度應該就像是在欣賞美景,其實隻是簡單地學習和觀察罷了。
第二十四周:用美的眼睛發現美的事物
看到不喜歡的東西了嗎?這是由於我們改變了看事物的視角。到這個階段,我們已經可以用心靈的眼睛把事物看得更深刻精準,消除偏見和曲解,我們會進入所麵對的人和事物更深層次的精神軀體,隨後我們就會有新的發現。
曾經遇到過一對夫婦,妻子天天抱怨她的丈夫是個寄生蟲,除了靠吃那點房租,懶惰又沒有本事,至今沒有一份穩定的職業,她說她的丈夫每天不務正業,就知道擺弄些所謂“藝術”的玩意兒,她要和他離婚!
可是事實並非如此,丈夫能享受房租,那是他的資源優勢,是他的福氣。他在閑暇時間裏沒有去打牌玩樂,而是鑽研雕塑技能,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享受、一種自我實現。
所以說我們應該以客觀的眼光來看待別人,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後來這對夫妻真的離婚了,並彼此和他人成立了新家庭。而馬這個丈夫的新任夫人,是一個擁有第六感的人,她就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她一直鼓勵他把雕塑技能轉為可賺錢的技能,後來他就開了一家手刻圖章店。簡簡單單的經營收入足以養家,而他也在這工作中獲得了最大的滿足。
所以說,我們應該讓視角變得柔和,這會促使我們尋找到人們身上美好的東西,而這種能力潛移默化就變成了我們的靈感,慢慢洞察力會增強,這都有助於我們構建自己的第六感。
我們可以選擇一個盟友,彼此互動,告訴對方,希望對方變成什麼樣子,其實這個樣子就是基於我們潛意識裏對美好的向往所形成的。隨後去尋找身邊所交往的每一個人身上的優秀品質,並且真誠、大聲地告訴對方。當我們能真正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自己,那就表示我們變得大度了,不再雞蛋裏挑骨頭了,並且開始遵循了心靈的愛心原則。
第二十五周:用笑聲激活第六感
笑一笑吧,我們應該在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中尋找快樂,就算是沐浴的時候也可以唱歌刷牙的時候可以對著鏡子坐坐鬼臉,看看喜劇,聽聽笑話,唱唱歌等。我們需要克服自己生活中的嚴肅,要讓自己的態度變得謙和。就算我們沒有找到可供歡笑的事物,我們也可以裝笑,不要擔心,上天的運氣總是會給那些愛笑的人。
曾經有一位78歲的抑鬱症老人,他被送進了一個康複中心後,和其他重度抑鬱症病人一樣,他們被要求躺在地上,每天要大笑半個小時,即使他們不願意或者笑不出來,也被要求必須裝笑。一開始他們不明白這是為什麼,但這位先生漸漸發現自己的情緒變好了,也就那麼一周的時間,他的憂鬱症就康複了。他感覺從前那顆給自己添加了無限負擔的沉甸甸的心也隨著情緒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