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提出了關於人的自卑感的理論。他認為,在幼兒時期,人類就漸漸形成了一種生活模式,並根據形成的生活模式產生了生活的主觀目標,由此在童年時期形成個人的人格。

要矯治一個人的人格心理問題,則必須從他的童年入手。因此,教育兒童的首要,也是核心問題,即為幫助兒童形成正確的、健康的人格。並且,矯治兒童人格的方法必須正確,這也是阿德勒反複強調的。要在童年時期,培養和建立兒童獨立、勇敢、自信、不畏艱難的美好品質,並且培養兒童與他人、與集體的合作能力。

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並且,有些問題無法避免。在問題兒童身上發現的問題隻是表象,這些問題的根源,都直指向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為了追求優越而做出的錯誤選擇和錯誤方法。要真正從根源上幫助問題兒童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對人格的形成和結構有深刻的理解。

教育問題,對成人來說,是對自我的認識和指導,這對兒童來說也一樣。但是,對兒童的教育則更加重要,因其尚未成年,所以還需要成人的指導,以避免其走彎路。人的生命有限,在人類世界中,不可能放任兒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慢慢生長,因此,成年人必須關注並引導兒童成長。

阿德勒特別指出,本書是為家長和教師而作。從本書中,可以使家長和教師更重視兒童的教育,讓他們學會分析為何孩子會做出一些反常的舉動,並從中獲益,以尋求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阿德勒的這本關於兒童人格教育的書,自出版以來經過了70多年,在歐美國家產生的巨大影響力始終不減。這本書對從深層次提高我們對兒童的教育方法,培養健全人格的兒童,挽救更多問題兒童,具有指導意義。

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