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玄山,三真觀。
觀前有一老槐樹,其大如篷,枝葉撐開十數丈,形若華蓋,卻是一處好的陰涼歇息之所。
寧舟端坐樹下一方青石上,頭戴逍遙巾,寬袍大袖,形貌甚是瀟灑,此刻放下手中書卷,伸了個懶腰,微微眯眼:“這《清源氣經》讀來著實費神,書卷到手約有年餘,如今終是參透了其中真意。”
此書讓他費神不少,今日終得其中關竅,難免心神鬆懈,想要略作小恬。
便在此時,七八個稚童結伴而來,遠遠便喊道:“寧師兄,寧師兄。”
寧舟聞聲看也不看,趕忙以手扶額,假作與周公相會。
可那稚童卻不肯放過他,拉扯他衣袖,道:“寧師兄,給我們講講修行之密吧!”
寧舟嘟囔一句:“我睡著了。”
其中一稚童撲哧一笑:“我還沒聽過,誰睡著還能說話的!”
寧舟心裏苦笑一聲,有這群孩童在側,定是不得安歇。當即挺直腰背坐好,擺出嚴肅的樣子,拍了拍那稚童頭顱,一臉恨鐵不成鋼道:“小鬼,夢話你沒聽過麼?”
那稚童哈哈一笑,“我聽過鬼話。”
寧舟微微一笑,“讓我講修行之密,說出來豈不形同鬼話?”
“不會的,不會的。”稚童連連擺手,一臉天真道:“我們聽李還真師兄說,寧師兄修為高深,必然通曉修行精意,所以我們才來問你啊!”
“李還真?”寧舟聞聽此名,微不可察的皺皺眉。
論起修為,寧舟如今半分也無,便是《清源氣經》也不過是今日方才悟得真意罷了,修行之說八字還沒一撇,何來高深之說?
不過他也知道,李還真此舉存心是要看他笑話。
寧舟瞧了瞧這幫半大孩子,忽然一笑,對付這幫孩童還不容易?他一拍手:“來來來,都聚過來,今日我給你們講講,比修行更好玩的事情。”
孩童畢竟是孩童,無有那麼多心思,聽見有好玩的,頓時歡呼一聲,圍攏在寧舟身旁。
寧舟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道:“要想知道怎麼修行,首先要知道從何時起,世間有了修行之法,我問你們,你等可有父母。”
“寧師兄說笑了,若無父母,我等豈不是石頭變得。”
寧舟嗬嗬一笑,“那你等可曾想過,你等父母的父母,直至祖先,是從何處而來?”
“自然是祖先的父母生的啊!”
“錯矣!”寧舟慢慢道:“天地初判,清升濁降,始分四極,乾坤始奠,其時物華天寶,處處奇景,有生靈從天地出,由天地孕育而來,天生天養,無父無母,此等生靈,生來力大無窮,神通廣大,上可摘星拿月,下可汪洋擒龍,天生便有大法力,這等生靈之中,便有爾等始祖。”
正說到這,眾人聽得入神,有一孩童脆生生道:“有如此法力,現今可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