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海在濟南人頭落地已過了一個月,丁寶楨幹淨利落地殺掉安德海,讓世人都拍手稱快。失去心腹的慈禧雖然心中惱怒,可也對此結果毫無辦法,尤其是她得知幕後還有著小皇帝與和珅的影子後,心更既有不安,同時也感到了一陣莫名的輕鬆。
正如安德海所說,同治的的確確並不是她的親生兒子,這個秘密隱藏在她心中已經十多年了,在這個世上,除了她和安德海之外,再沒有第三個人知道。當年,她這麼做也是迫於無奈,為了榮華富貴隻能選擇了這個辦法,而且,和珅與她家有恩,恩將仇報奪人親子,害人妻子,實為天下人不恥之道。
正因為這麼,慈禧一直對和珅存著愧意,不僅找機會把妹妹蓉兒許配給和珅,而且還在朝廷中給予了他許多支持,這就是在和珅同奕訢共為議政,手中權勢已經威脅到她地位的時候,她也隻從奕訢身上下刀,隻變相警告了和珅一下,卻沒有去動和珅半分毫毛。
同治雖然不是她的親子,但從小在身邊長大,感情日漸深厚。要不是有這事實擺在這裏,他們之間其實和親生的沒什麼區別,慈禧也正是以這樣的心態來撫養同治,對待他如同己出。
現在,安德海死了,慈禧更是放下了一顆心。可以說,這個秘密永遠不會被人揭穿。況且,宮中所傳的她與安德海之間有苟且之事早就流入民間,可當丁寶楨殺了安德海後,再把他的屍體棄市示眾時,讓這種謠言頓時不攻而破,進而維護了她作為皇太後的無上威嚴。
可瞞著自己私下設下圈套,用計除掉安德海,等於又在她臉上狠狠地扇了一巴掌。這對權利欲望極強的慈禧來說,是不能容忍的。另外,和珅在這事上和小皇帝走的這麼近,又讓她感到暗暗害怕,她還不知道究竟是和珅出於對皇帝的忠誠才這麼做呢,或許因為父子之間那種無形而又割舍不去的親情,才讓和珅對小皇帝如此死心踏地,甘心替他辦事?
慈禧不清楚安德海死前究竟有沒有把那個秘密說出來,更不清楚和珅是否得知了事情的真相。雖然她事後幾次用話試探和珅,想從對方的表情和語氣中得到些什麼,可和珅依舊如同平常,對答得體,神態自若,瞧上去似乎沒有半點問題。
可越是這樣,慈禧的心裏卻越覺得不安。也許,這是女人天生的一種感覺,安德海死後,她總覺得和珅對自己與以前有些不同了,雖然恭敬依舊,可防範也越來越深,而且這些天往南書房跑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和皇帝之間的關係日漸更深。
“小李子,你知道皇上現在正幹嘛呢?” 慈禧心神不寧地半躺在暖閣中,幽幽向守侯在下麵的太監問道。
“回老佛爺,皇上這時候應該在南書房讀書呢……。”李蓮英是安德海的徒弟,安德海死後,他就被慈禧提上了總管太監的位置。不過,雖然李蓮英是安德海一手帶出來的,但他卻是青出於藍,比安德海更會做人幾份。
年級輕輕,既乖巧又懂事,嘴上又甜,手腳勤快,又懂得服侍人。而且,李蓮英為人向來低調,不像安德海那般倚仗慈禧寵信目空一切,囂張無度。慈禧把他提上這個位置也正是瞧中了他這一點,至於李蓮英自己也明白這些,更何況,安德海的前車之鑒就在眼前,他那裏還敢學安德海那一套呢?
“噢……於中堂也在麼?”
“回老佛爺,於中堂這些天,每日都進宮給皇上開課,今個兒當然也在……。”李蓮英小心翼翼地回道。
慈禧皺了皺眉頭,又問:“倭老大人呢?他這些日子還進宮麼?”
“回老佛爺,倭老大人也常常進宮給皇帝開課,不過聽說這些天他老人家身子骨有些不好,就來的少了些。奴才聽說,正因為這樣,於中堂怕耽擱了皇上的學業,這才替倭大人開課,每日都去南書房。”
慈禧默不作聲,半響後向李蓮英道:“小李子……。”
“喳……。”
“你替哀家送兩碗參湯過去,給皇上和於中堂好好補補。對了,順便告訴皇上,就說是哀家講的,學業固然重要,可皇上是九五之尊,身子骨也是要緊的,千萬不要因為讀書,而把人給累壞了……。”
“老佛爺真是想的周到,奴才其實心也是這麼覺得。皇上好學是天下的福氣,可年紀畢竟還小,讀書和幹活一個道理,也得講究個勞逸結合不是?總是每日這樣悶在書房,要換個人早就給悶壞了……老佛爺請放心,奴才這就去辦。”
李蓮英笑嘻嘻地說了一句,跪下給慈禧磕了個頭,起身後快步就往南書房而去。
今日,和珅早早地就回了府中。平日裏,他這時候還在宮裏給小皇帝上課呢,可今天課才上到一半的時候,慈禧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突然來了,親自捧著兩碗參湯,說是太後憐惜小皇帝讀書勞累,並謝和珅這天辛苦所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