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變換條件法
目的
利用新異刺激改善注意。
方法
通過變化練習的條件,有助於吸引學生對已經學會但有待提高的技能的注意。例如,對前滾翻的動作,學生開始練習比較認真,但練習幾次之後,興趣就會下降。這時,可變化練習的條件,采用抱膝前滾翻、抱肩前滾翻、握踝前滾翻等形式繼續練習,學生就不會感到枯燥單調而對新條件下的基本動作給予必要的注意。
十一、目標導向法
目的
通過明確目的改善有意注意。
方法
明確的目的是維持有意注意的必要條件。可通過講解練習的意義和設置明確的目標,幫助學生集中注意。例如,有些學生對雙杠練習怕苦畏懼,不感興趣,這時,可根據學生對體態美的向往和羨慕之情,講解雙杠練習可使上肢肌肉得到鍛煉,是促進體態美的重要手段,從而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再如,上跳遠課時,先進行三次測驗,計算每個人的平均成績,每人再次練習時,都在本人平均成績處的兩邊插兩麵顏色鮮豔的小旗作為努力超過的目標,誘導學生集中注意,全力以赴。
十二、信息引導法
目的
通過尋找多通道感覺加強有益注意。
方法
學生不能集中注意,有時是因為不知道應注意什麼線索或有什麼線索值得注意造成的。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動作過程中自然產生的視覺、聽覺和動覺信息引導學生的注意。例如,練習排球的傳接球時,要求學生注意聽手擊球的聲音;練習武術的“二起腳”時,注意聽擊響的時間、節奏和響度等。
十三、彈殼針眼法
目的
鍛煉注意力的集中和分配。
方法
1.用小口徑子彈的塑料彈盒,在麵板上鑽20個直徑1毫米的園孔。孔與孔間隔10毫米,排列成橢圓形。
2.手捏一根吊針的細線,對準小孔後,利用針的重量,依次落入孔內。
3.練習應根據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先用屈肘、坐姿、肘靠桌麵的方式進行,一個月後肘懸空進行,半年後改為坐姿直臂懸空進行。
說明
練習可以采用比賽方式進行。比賽時還可以加一點幹擾,以增加心理負擔,使運動員注意不易集中和手動不易穩定。每次超過個人記錄時表揚,超過班記錄時給予獎勵。
這種方法是射擊運動員心理訓練的常用方法。它既要求穩,又要求動;既要看得準,又要心平靜;既要紮得快,又要有耐性。
十四、彈殼疊加法
目的
提高注意的集中程度和穩定程度。
方法
手拿小口徑子彈的彈殼,一個疊加在另一個之上,盡量多地摞起來。
說明
練習可以采用比賽方式進行。比賽時還可以加一點幹擾,以增加心理負擔,使運動員注意不易集中和手動不易穩定。每次超過個人記錄時表揚,超過班記錄時給予獎勵。
這種方法也是射擊運動員心理訓練的常用方法。開始做時可能較少,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成績會有所進步,即摞彈殼的總數會增加,或者單位時間內摞彈殼的數量增加。此法還可提高手動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