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別讓壞情緒左右你的心境——情緒心理學(2)(1 / 3)

王海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1994年9月間,王海坡經曆了有生以來最艱難的日子。身為漂泊在外的遊子,本來就有一種沒家的感覺,居無定所常使王海坡身臨危境。這本來已經是很苦惱的事了,但偏偏在那段日子裏,王海坡又斷了經濟來源,吃住都遇到了空前的困難。他連最便宜的民房都租不起。更窘迫的是吃了上頓,還不知道下一頓飯該如何解決。當時,王海坡真的就差晚上睡在火車站,白天當乞丐了。

那種無助和絕望讓人難以忍受。後來王海坡一個幾年沒有聯係的同學居然輾轉在一間破屋找到了他。他朋友對王海坡講:有一次他與朋友們合夥到南方下海做生意,結果數百萬元錢全虧了,那可是他的全部家當。麵對如此慘敗,他覺得無顏回來麵對家人,便用繩子綁了一塊石頭,準備跳海自殺。

當他這位朋友真的麵對死神時,突然產生一種生的欲望。他不甘心就此死去。於是,他打消了自殺的念頭,回來後從零開始。在汲取失敗的教訓後,進行了不懈的努力,最後終於成功了。於是,王海坡的心也被他朋友那段生死經曆點亮了。在上海的一家運輸公司找到了工作,後來王海坡又換了幾份工作。現在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廣告公司。

今天跌倒了,並不意味著明天也會跌倒;今天失敗了,明天的成功可能正在向你招手;昨天的挫折,其實是邁向成功的階梯。巴爾紮克說:“苦難對於一個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而對於庸人卻是一個萬丈深淵。”對待挫折的積極態度應該是:增強信心,加倍努力。隻要永不放棄,永遠拚搏,早晚會奪得成功的桂冠。對挫折的理智反應是在遭受挫折後,能夠審時度勢,采取積極進取的心態對待挫折。它是砥礪意誌的鑽石、事業成功的先導。有人的在厄運和不幸麵前,能夠不屈服、不後退、不動搖,頑強地同命運抗爭,在重重困難中衝開一條通向勝利的道路,成了征服困難的英雄。而有的人則畏懼這畏懼那,最終一事無成,成了庸人和懦夫。歸根結底,都是因為他們在困難麵前的態度不同。有人能屈能伸,寵辱不驚,而有的人卻驚惶失措,一敗塗地。

有位船東將巨額資金投資在一趟利潤豐厚的生蚌運送上,希望能夠借此挽救衰敗的事業。不料,因為時間的耽誤,生蚌全部都腐爛了。他無法承受失敗的打擊,且無力償還積欠的債務,絕望之餘決定一死了之。臨死前,他想到不如到那一船腐爛的蚌殼中找找,或許會有奇跡。結果,天無絕人之路。在他敲開數以萬計的臭蚌後,果然找到了一顆明珠,賣了高價,抵償了所有的損失。

從上麵的故事可以看出,挫折是一把雙刃劍,它能使懦者屈服,也能使真正的強者愈挫愈奮,在逆境中奮起,最終將它踩在腳下。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也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把每一次失敗歸結為一次嚐試,把每一次的成功想象為一種幸運。這樣,你就能微笑著彈奏生活的樂章,去麵對挫折,戰勝憂傷。當我們在通向目標的道路上遇到困難時,隻要我們通過分析,發現我們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那麼,我們就不要灰心喪氣,而要百折不撓,鼓足勇氣,加倍努力。克服重重困難,直至最終達到目標。

有的時候,你在絕望中隻要等待幾分鍾,也許就會找到希望。足球比賽進行了89分鍾仍是零比零,可就在終場哨響起的那一瞬間,一方進了製勝的—球。我們失敗或者絕望,往往都是因為沒有堅持到底。隻等幾秒鍾,也許就造就我們不同的命運。

發明大王愛迪生試驗幹電池經曆了數百次的失敗,當有人問他失敗時的心情時,愛迪生回答:“我沒有失敗,我隻是嚐試了幾百種不成功的方法。”如果我們在挫折麵前也能有這種樂觀積極的態度,難道成功離我們還會遠嗎? 我們每個人都不願意遇到挫折,可是人人都免不了要經受挫折。那麼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怎樣麵對挫折呢? 1.我們要有忍受挫折打擊的能力 我們隻要有了忍受挫折打擊的能力,才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和心理的平衡。這是一個衡量人們有無良好適應能力,以及人們心理是否健康的標誌之一。既然挫折是現實生活中的正常現象,因而,不如麵對現實,承認矛盾,在可能的範圍內解決矛盾。 2.要認識到挫折的積極麵 我們要認識到挫折的積極麵,想到一個人經受一些挫折也是有好處的。隻有遇到挫折,才會激起我們奮鬥的決心,才能使我們更加努力奮鬥。 3.要勤於鍛煉,增強抵抗挫折的決心 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人們對挫折的耐受性,受到多方麵的影響。一個體格健壯的人,就比體弱多病、神經脆弱的人更能經受得起打擊和挫折。 4.要多參加活動,多磨煉自己 個人生活經曆和所受的教育,在對挫折的耐受性上也會產生重要的作用。生活中曆盡艱辛、飽經風霜的人,比一帆風順的人更能經受挫折的打擊。經過磨煉可以提高自己克服逆境、戰勝困難的能力,從而容易擺脫困境。控製憤怒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