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1 / 1)

我從書本和實踐中收獲了很多,但我從學生那裏獲得了更多。

“當我回頭看我的大學生活,我感到我的生命被浪費掉了。”這是一個畢業生對我說的話。四年,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卻被這位學生描繪得暗淡無光。我以為,目前,大學生身上一方麵充滿著朝氣和活力,另一方麵也表現出不安和躁動;他們一方麵顯得很優秀,另一方麵也常常感到困惑。對於他們來說,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並不少,卻不知怎樣科學地管理自己的時間,更不知如何正確選擇自己的未來。雖然他們有幸生活在一個自由的時代,但他們卻缺乏選擇的智慧。如何引導我們的學生感性地觸摸生活的況味,理性地把握人生的真諦,如何讓學生詩意地棲息在這美麗的校園,如何讓學生真正地“忙起來,學起來,快樂起來”……這些問題長期困擾著我,也激勵著我。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曆,結合自己在學習和實踐中的經驗教訓,我摸索出這套旨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方案,以期為學生提供學習、生活的觀念及方法上的幫助。

當在思考是否實施這個方案時,我很痛苦。真正落實起來,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也要具備智慧和品質,然而我又缺乏這些,尤其是智慧和品質,這讓我很痛苦。如果放棄,我會更痛苦,因為放棄的將不僅僅是一套方案,更是我的一種信念,這也不符合我的本心。在矛盾和痛苦的掙紮中,我最終選擇了前者,不為別的,隻為追隨我心。

當此方案在學生中宣講時,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認可。看到那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神,麵對一封封誠摯的申請,我既感到歡欣和鼓舞,也感到責任和壓力,於是開始在部分學生中實施這一方案。十年來,有很多的老師、企業界人士和一屆又一屆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從學生的進步中我看到了希望,他們的進步,更堅定了我走下去的勇氣和信心。沒有學生的需求,我就不可能寫下這些隻言片語,更不可能有我值得過的人生。我曾經的理想在一步一筆中慢慢實現,我很慶幸能把事業、愛好和天性在時空的磨礪中合而為一。我感受著教育藝術的魅力,一生致力於教育成為我至苦至樂的理想追求。

一切的時間和空間,都是我們學習的課堂,宇宙的奧妙把我們的眼光領向遙遠的、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學會以萬物為生活教材的教育,這是我享受的一種教育,也是我想傳遞給我的學生的教育。所以,在這本書的後一部分中,更多地寫下了“無用的教育”的文章,於我而言,這些所謂無用的文章恰恰反映了人性之真、之善、之美。

感謝一路走來陪伴我的學生,是因為你們的渴望激勵我不斷地學習、思考和寫作;感謝我的家人,你們是我每一篇文章的第一個讀者;感謝武漢市大學記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參與本書的編輯工作,感謝我的同窗好友沈紅安一直以來對我工作的支持,他的慷慨促成了本書的麵世。

就在本序即將完稿之際,已是淩晨兩點鍾,窗外除了秋蟲的鳴叫,一片寂靜。忽然聽到窗外久違的雨聲,我立馬行動,樓上樓下跑了多趟,把我已經幹渴了許久的花草搬到了樓前空地上,夜色中浸潤了雨露的花花草草悄悄綻放。

上半部分:十年花開,對綜合素質培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