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 言(1 / 1)

自己是最好的心理醫生

榮格說過:“心靈的探討必將成為一門十分重要的學問,因為人類最大的敵人不是災荒、饑餓、貧苦和戰爭,而是我們的心靈自身。”

每個人都有一些需要打開的“心結”。這些心理盲點,如果任其積聚,超過了一定界限就會造成心理疾病;而如果得到及時的調節,又可能很快恢複正常,

但是長期以來,中國人似乎更關心自身的生理環境,對營養保健、鍛煉強身投入了極大熱情,卻忽視了對健康同樣重要的心理環境——穩定的情緒、愉悅的精神、堅定的意誌等等。

事實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有資料顯示:在當今社會,引起各種疾病的原因中,有70%至80%與心理因素有關,這些疾病包括高血壓、冠心病、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及一些皮膚病。

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而且不斷變化的時代,不論這些變化是否是我們所追尋的,現實的壓力總是迫使我們不停地向前運行。人們在各自的領域裏被社會異化,人群中充滿了焦慮、煩躁、憤怒、失落、緊張、恐懼,人類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心理危機。

有句成語叫“解鈴還須係鈴人”,說的是南唐時候的故事:金陵清涼寺有一位法燈禪師,性格豪放,平時不太拘守佛門戒規,寺內一般僧人都瞧不起他,唯獨主持方丈對他頗器重。有一次,方丈在講經說法時詢問寺內眾僧:“誰能夠把係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解下來?”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來。這時法燈剛巧走過來,他不假思索地答道:“隻有那個把金鈴係到老虎脖子上麵去的人,才能夠把金鈴解下來。”方丈聽後,點頭稱讚。

“解鈴還須係鈴人”的成語從此世代流傳下來,用來比喻誰造成的困境還得由誰自己來解決。對待我們所麵臨的心理問題也是一樣,別人不可能代替我們解決,就像不能代替我們呼吸一樣。相信自己的治愈潛能,像嗬護孩子一般嗬護我們的心靈,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再多一些耐心,你就是自己最好的心理醫生!

無論男女,其一生都逃脫不了心理問題的困擾。當你感到“今天有點煩”的時候,怎能不想找到一把心靈的“梳子”,來梳理一下紛亂的思緒?然而,由於各人自身因素、環境因素的不同,每個人的調節能力都有差異。當你憑自己的力量不能擺脫心理負擔時,你就急需一本能夠讓你信賴的“大塊頭”書籍了——正是基於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需要,也就有了這本《做自己的心理醫生大全集》的誕生!本書以生動貼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科學條理性的分析,講述了各種異常心理產生的根源及各種簡單易行、具有實效的解決方法,並介紹了與你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心理及隨之產生的種種行為。讓你在輕鬆閱讀中導引自己走向陽光!它具備全麵性、可讀性、實用性,適合作為個人閑暇或者苦悶時認識自己,永葆身心健康的心靈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