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危險來自係統想要維持現狀的一種自然趨勢。我們的案主一方麵是想改變的,另一方麵也是拒絕改變的,因為改變意味著要冒險、要進入陌生的環境,那是危險的。這時候來訪者可能就會拒絕改變而想維持現狀,會不自然地排斥治療師,試圖表現出討好、責備、超理智或是打岔的姿態來拒絕治療師的介入。他會有各種理由來拒絕治療師。
這三個危險其實就是權力爭奪會出現的結果。權力爭奪是谘詢中非常常見的現象,當外來因素介入的時候係統會首先考慮誰掌握權力。對權利的把握和理解通常意味著是否有安全感。如果來訪者想掌控,就會把治療師拉進來並讓治療師成為生活中的弱者,如果他需要被掌控就會把權力交出去讓治療師成為那個曾經掌控他的人,如果他習慣用打岔來拒絕掌控,就會排斥掉外來可能的介入。來訪者企圖和治療師爭奪權力,把他在生活中的模式投射到治療師身上,他們往往會持有這樣一種態度,期望另一個人可以發生改變,從而解決我們自身的問題。
當他們無意識以權利爭奪的觀點行事的時候並不會討論現在的問題,而是關心並且爭論誰對誰錯,誰高誰低,誰是勝利者誰是失敗者,以及誰才擁有告訴別人怎樣去做的權力。
這時候治療師就要持續保持一致、中立、客觀,避免被帶走,並隨時保持對自己和來訪者的覺知。然後與案主討論冰山,看到他隱藏的觀點和期待,並用自己的一致來示範給他們看,傳達給來訪者這樣的信息:在這裏你的經驗和以前不一樣,你可以嚐試采用一種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我們是平等的,不存在權力的問題,你是安全的,是被接納的。
當治療師一致示範的時候,則會發現另外一條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來訪者這種暗自的關於權力的艱苦鬥爭,是因為他一直在自我價值方麵有所懷疑:
“我究竟重不重要?如果我重要,你就應該按照我所說的去做,或者你就該告訴我怎麼做。”
當治療師能觸及這一點的時候,作為外來因素介入的治療師,就開始真正發揮作用,像外侵的嚴重勢力一樣,衝擊並攪亂著係統原來的規則。
整個過程中,薩提亞治療師都是接納和尊重的。
階段3:混亂
如果你發現來訪者的狀況比以前更糟,體驗更差,不知道該怎麼辦,充滿了不良的情緒,陷入了一些恐慌和茫然,別擔心,這是一種進步。在外來因素介入後,係統就會進入混亂的階段,這時候是舊的模式正在被粉碎,防禦漸漸被卸下,阻抗也漸漸不能得到同樣的回應,原來熟悉的、安全的模式已然不在,可是新的模式尚未形成、穩固和熟悉,麵對即將發生的事,一切都是未知的。
當然突然發現人生有另外的可能性後,就會陷入迷茫和混亂。
混亂階段恰恰是改變的最好時機。來訪者從那些已經不再適合,或是代價太過高昂的立場或知覺中解脫了出來。他們會對自己和他人的知覺進行新的思考,他打碎了以前自己一層層構建起來的牢籠,會為自己感到悲哀和惋惜,也會有些失落:我之前怎麼會這樣。
這時候我們常說,恭喜你,混亂了。
像大自然所有的規律一樣,黎明前是黑暗,彩虹前是暴雨。重生以前,就是混亂。
治療師要及時覺察到來訪者的混亂,並調整自己以應對混亂。
混亂階段的來訪者,他的恐懼和焦慮水平都達到了最高值,到了最脆弱的時候。他對自己感到恐慌,接下來,他不知道該怎麼辦。原來滿足渴望的方式已經不適合他了,但是他還沒有發展出穩定的自我滿足。這時候的治療師,要接替這個過渡階段,持續供給心理能量,讓來訪者的渴望得以在這個過程中保持滿足,並用自己的自我滿足的方式示範給他看。
治療師談話的內容漸漸向關注轉移。關注來訪者的感受,會讓他進一步看清自己的渴望和期待,讓他感到自己是被關注的,能夠維係價值感。與此同時,治療師還要持續供給愛、接納、希望和鼓勵,讓來訪者體驗到,他是值得改變的,值得擁有美好的生活。
這時候的治療師自己要有足夠的心理能量,需要保持精神集中、穩紮穩打、積極關注,並且對整個過程有所掌控。否則,來訪者也許會退回到他們最初的不健康模式當中去。當然,如果他們這樣做了,治療師隻能重新開始整個過程。
混亂的階段,會出現轉化的地方,在那裏會有更深入的探索。這個階段,來訪者和治療師的關係必須強而有力,這樣才可以給來訪者一種穩定的感覺。過去的事情可以以安全的方式拿到當下,進行轉化和治愈。來訪者感受並確認過去的衝擊,為的是有機會改變當下的感受。
階段4:轉化
轉化是整個改變的核心。
薩提亞提倡在原有模式上進行改造,增加一些內容,形成新的模式,而不是拿掉原有的模式。解決方案就是在原有模式上增加新的可能性,並讓來訪者選擇一種健康的、適合他的模式。
轉化就是趁著來訪者混亂,夯實新的模式。讓新的模式得以代替舊有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