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特別篇(1 / 1)

人不同於商品,無法通過廣告、促銷、專家推薦等方式來宣傳自己(盡管有些人也熱衷於炒作,但都隻是“一陣風”,很難讓人真正記住。)因此,想要成功把自己“推銷”出去,最有效也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借助口碑。而想要讓朋友、同事、同行、客戶都對自己青睞有加,就必須經營好自己的口碑。

首先,要專業。無論在哪個領域,都必須專業,這是保證質量的基礎。半懂不懂的人是難以做出令人滿意的成果的。

其次,形成自己的風格。能把一件事做好的人有很多,你憑什麼吸引別人的眼球?所以,花點兒心思,在專業的基礎上,把事情做得或有趣,或貼心,別人才會關注你。

最後,適時突出自己的興趣、特長、擅長的領域等,這能讓別人在某些場合想起你。例如,你特別擅長烤麵包,那就要想辦法讓別人嚐到你烤的麵包,同事聚會、生日禮物、下午茶等,都是可以利用的機會。

○ 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

不要忽視外在形象,這決定了你給人的第一印象。如果第一印象不好,交流的過程就會阻礙重重。試想一下,一個穿得邋裏邋遢的人來跟你說話,你是什麼感受?

外在形象好並不是指長相俊美,而是指穿著、打扮、舉止等外在表現讓人覺得舒服。即使你不是俊男美女,也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例如服飾搭配、化妝技巧,或者有內涵的微笑等,讓自己的外在更“養眼”。

對於比較內向和柔弱的人,我建議多利用黑色,因為黑色是威信與力量的象征。很多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都表明,黑色能使人看起來更強大。在一些重要場合,身著黑色服飾,能給人一種沉穩、威壓的感覺,因而也更容易得到別人的信賴和幫助。

○ 握手要有力

身體的接觸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而強有力的握手能給人留下積極向上的印象,軟弱無力的握手則給人萎靡不振的印象。

阿拉巴馬大學的威廉姆·卓別林博士讓4 名誌願者作為判定人員,分別和112 名大學生進行兩次握手,然後詢問誌願者對握過手的大學生有何印象。

結果,對那些握手強而有力的大學生,判定者們做出了“善於交際、外向、開朗”等正麵的評價;而對那些握手軟弱無力的大學生,判定者產生了“內向、略顯神經質、似乎有所隱瞞”

等消極印象。

所以,握手時要恰到好處地增加力度,如果能配合著直視對方、麵帶微笑,那麼,對方就很容易對你產生信賴感,而信賴感是坦誠相待的前提條件。

○ 保持親和力

為什麼有人得意時眾星拱月、失意時牆倒眾人推,有人卻能始終得到信賴和幫助?為什麼同樣身處高位,有人能與下屬打成一片,有人卻使下屬望而卻步?真正的成功,不是獲得多少金錢,而是獲得多少人的信賴,因為後者能創造出源源不斷的金錢。而要讓別人對自己產生好感,認同並喜歡自己,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就是始終保持親和力。

親和力是一種使人願意親近你、相信你的力量。無論多成功,都不要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別讓人覺得你高不可攀,或者找你幫個忙很麻煩。隻有這樣,才能把周圍的人吸引到身邊來。謙遜和藹是所有大人物的共同點,你需要向他們學習為人處世的智慧。

○ 給周圍的人帶去動力

一個人帶動一個團隊乃至一個公司,這是體現一個人價值的最直接的方式。

短時間內做出巨大的成果,或者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完成別人難以堅持的工作,或者在關鍵時刻說一些振奮人心的話……這些都能給周圍的人帶去正能量,使人們願意信任你、跟隨你。

也許你還不具備這些能力,那麼,從現在開始,誠實地審視自己:

※ 是不是始終保持自信,並將工作做到最好?

※ 待人接物是不是虛心謙遜?

※ 當別人取得成績,是不是發自內心地給予肯定並祝賀?

當別人遇到挫折,是不是能給予積極的鼓勵?

我曾經問一位在日本頗有威望的經營者:“在您的公司,什麼樣的人能夠得到您的賞識和重用?”他說:“如果同時進來兩個新人:一個對外營銷能力很強,但對內溝通能力很弱;一個能夠很好地處理公司各部門、同事之間的關係,但營銷能力欠缺。那麼,我會提拔後者,因為一名善於對話的員工,能夠凝聚起瑣碎的力量,從而帶動整個部門乃至公司蓬勃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