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類醫學如藏醫、蒙醫、回醫、瑤醫……都屬於傳統醫學,也就是經驗醫學為主。你就是把理論倒背如流,如果沒有好的老師在臨床上給予指導,自己麵對患者的時候就會頭大如鬥、無從下手。
而且一提到經驗醫學就有很長的伸縮性,不像西醫什麼都擺在明麵,例如中醫就有很多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如果師傅不告訴你其中的玄機,你就永遠不能掌握精髓。中國人從古到今保守派極多,其實也不能怪這些人,你想人家一輩子辛辛苦苦總結的經驗,不可能輕而易舉的就傳給別人,甚至很多都是傳兒不傳女,傳長不傳幼的。
項忠雖然有幸留下了,但是還得從基礎做起。快有一個多月了每天無非就是幹些粗活兒。本來嗎?深宅大院永遠有幹不完的活兒。現在的活兒就是推推磨、研研藥,一天下來累的臭死的,不用說學什麼了,就是平時見師傅的麵都很難。這一身的能耐施展不開,沒有伯樂能賞識,心裏這憋氣就不用說了,這不用說一天到晚都吃糠咽菜的幾乎連說話的氣力都沒有了。
等又過了一個月項忠倒逆來順受了,直接把麻衣穿上了,也就不想著能跟他們學到什麼。又過了一個月,又來了幾個學徒的接過了項忠的活兒,項忠改研藥了,是更研細那種,每天麵對不同的藥材項忠的心界也開過了很多。通過這段時間項忠也補充了對諸藥的認知的不足。因為現代學中醫的學生畢竟對草藥、飲片的采摘、加工等不是那麼準確,甚至開方的很多中醫都不認識基礎藥材。更有甚者,雖然是學中醫的但是學習時側重於西醫要很多。
項忠呢通過這段時間交了兩個朋友都是學徒,一個叫白春,長得很粗實,黝黑的皮膚,還小頭笑臉的,成天嬉皮笑臉的挺幽默的,因為家中排行老二,所以都叫白二。另一個叫周廷秀,人如其名長得很是俊秀,而且思維細膩,人也很穩重,因在家排行老五,所以都叫周五。他們三個平時都住在柴房,起早貪黑都在一起,所以幾個月下來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本來項忠的性格很是保守,除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對於醫學方麵從不顯露什麼,但由於這些日子很清苦、乏味,再者一看就這麼熬,看這兩人什麼都學不出來,白白的浪費了青春,心裏很不是滋味。終於有一天忍不住了在二人信誓旦旦的情況下,從基礎開始教起了二人。對於項忠剛來那天的身手二人都有所耳聞,再者看項忠講的是頭頭是道的所以都沒什麼異議,專心的學習著。這樣一來二人醫術的提升與之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簡直是得到了升華,二人此時對項忠也是言聽計從、敬若神明。
這裏的學徒有個規矩叫‘點更’就是如果夜裏師傅有急診時幫著拿藥箱什麼的。一般情況下是沒有急診的,因為郭氏兄弟資曆太高,周圍沒有多少家能在夜裏請的動的,能請的動的都是很有錢有勢的。這點更就跟輪流值班一樣,輪到誰就在門房和衣而臥睡一夜,而且有事的時候也無非就是提個燈籠,真正拿藥箱的還是人家伺方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