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浩土,共分九州,是謂天下。九州之中,視為中原,又稱中土。
中州地處天下之中,最為繁華,故為九州之最。天下正道領袖天嵩閣便是坐落於中州極北的天嵩山上。
中州之北是謂冀州。冀州以南繁華如中州,幽河以北卻是苦寒之地,故一般以幽河為界,稱苦寒之地為幽州,繁華之所為冀州。
冀州之東便是羽州。羽州鮮有人煙,苦寒更勝於幽冀。因傳有生翅羽人世代居住,故以羽稱之,其北之極便是那北疆之所在。
羽州之南是謂青州。青州臨近東海,東海之上有許多的奇異景致。青州本土之繁華絲毫不差於中州,甚至在商貿上要比中州熱鬧百倍不止。隻是青州地勢偏低,故為曆代達官貴人不喜。
青州之南便是揚州。揚州多水多橋多小山,氣候宜人景色優美。極負盛名的靈隱寺便是從西方極樂紮根在揚州之中。
揚州以西是謂翳州。翳州名如其地,多霾多瘴氣,神秘之極,人獸鮮至。
翳州之西便是夔州。夔州之中,有一處福地謂之斷情穀,後得修行之人開山立派。斷情穀極盛之時與天嵩閣,靈隱寺共為天下正道領袖。可惜此派於無涯之難時大傷元氣,後發生內亂,便匆匆從江湖上除名。後一神秘女子立派於斷情穀,不過今非昔比——昔日天下領袖門派竟成為江湖聞之色變的殺手組織。
夔翳交界之處便是那險惡的十萬大山發源之地。十萬大山穿插於夔州中部,前後數千裏,綿延不絕。
夔州之北便是梁州,梁州西以土地貧瘠故又稱之為涼州,梁州東卻是修行的起源之處。
梁州之北便是並州,並州西之極便是魔教所謂的神殿之所在。
當然,還有最重要之地:天嵩。天嵩山地處中冀之交,乃是中原之地正中,山巒起伏綿延百裏,仙雲繚繞,山上奇珍異物不計其數,實為修行之靈寶福地。天嵩閣乃是當今修行第一大派,自天嵩祖師創派以來,已經盛極千餘載。論其功績,誅惡賊,揚正道,除魔教,冠江湖,自古至近天下無一派可以做到這種地步。不過盛極必衰,此乃天道輪回,凡人不可止。故在天嵩閣剿滅魔教、威望達到極致的不數年,便爆發了那場公認的天嵩閣創派以來最大的危機,即“天嵩圍”。
雖然天嵩圍最終的結果是天下群豪铩羽而歸,天嵩閣的聲望並未受到太大打擊,可明眼人都知道,天嵩閣這天下正道領袖的位置,已經快坐到頭了。不過不明事理人卻因著那“天嵩圍”再次將天嵩閣捧上了天。
天嵩閣坐落於天嵩山上,天嵩山陰便是玉川地界。玉川城地處天下之中,昌盛繁華,往來商旅行人無數,為天下樞紐之所在。城中最大的酒樓名曰“聞香居”,在經曆無涯之劫與正魔大戰後的三十餘年,玉川城雖不複當年那般繁榮,卻也恢複了七七八八,儼然又為北方一大重鎮。
聞香居的老板姓朱,四五十歲,是為數不多的在那次無涯浩劫中幸存下來的人之一,而聞香居,也是按照老聞香居的規格修建的。玉川遺老們為了紀念他們的過去,每日閑暇無事的時候,便聚於聞香居中,悲喜往事,俱為茶餘飯後之閑談,往來行人有好事者便慕名而至,間或參與品評。大到無涯一怒血洗天下盡,幾次正邪大戰的精彩之處,小到當年天嵩派那霍姓弟子叛逃,魔教三妙仙子年輕時的風流往事,種種皆為談資。
“話說當年天嵩閣勢頭正盛,那天虛老仙十餘年內數次打得妖魔邪道可是一個慘呐,竟連萬雨歸無涯那種不世出的梟雄都折戟天嵩山;現任掌教華真文治武功為據說不在天虛老仙之下,不但將天嵩閣經營的有聲有色,更是與天下諸多門派世家結交,每五年便向天下招一批新弟子,我那遠房侄子朱厚才前幾年上了天嵩閣拜在木長老門下,也行那修行之事,實在是羨煞我也......”
正當那眾人大讚天嵩之時,卻有一不同之音從人群中冒了出來:“朱老板,你這麼說可是略有不妥,當年天虛在世時,魔教鼎盛,天嵩閣雖說幾乎滅了魔教,可自身十死七八;現如今那華三清文治武功雖是不差,也有領袖群雄之才,卻無天下正道領袖的心氣兒——那昔日的七脈首座隻是因為沒落了兩脈,他便弄了個五常長老奪權,哼,這等胸襟如何領袖天下。”
眾人朝說話之地看去,卻見靠窗那幾桌坐著七八個人在喝著茶水,個個都是以麵紗遮麵的妙齡少女。其中兩人以紫紗覆麵,似是領頭之人,其餘眾人皆著粉紗,雖不見其人樣貌,單聽那聲音便有種酥聲入骨,天籟之音的感覺,讓人禁不住把目光都送了去,一些好色之徒更從座位上站起,想要上前討好,若得一仙子青睞,共赴雲雨當是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