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一個平凡的打工者,工薪族,畢業於二流城市的一所二流大學,按照乘法法則,二二得四,也就是第四檔的“人才”,當然他還能算人才的話,屬於數百萬畢業大軍的一員。工作性質當然是“白領”,因為公司要求上班必須穿襯衣,好吧,必須要說明的一點是,
公司沒有工作服一說,所以襯衣需要自備!如果能有一身西服當然更好!王凡大學四年沒有談過戀愛,原因嘛有很多,比如內向、靦腆,
不善於表達;長相一般,雖然有180cm的海拔,卻沒有潘安的容貌,大約嘛也就是王寶強那樣的水準;經濟條件一般般,家裏雖然吃喝不愁,但也僅僅能維持在保證大學學費和每月幾百元的生活費上麵。
畢業後,王凡憑借著大學“宅”式學習法(七成時間上網,二成時間生活,一成時間學習),憑借著一點點運氣,艱難的過了大學英
語四、六級和計算機二級,加上4年幾萬元學費換回的大學本科畢業證和學位證,總算找到了一份過得去的工作,經過漫長的6個月實習,
3個月試用,總算是找到了一份月薪2500元左右的工作。王凡工作城市是津海市,雖然是炎黃共和國四個直轄市之一,但是因為地理、
自身經濟定位、文化底蘊等影響,滿打滿算也隻能算是二線城市的中上水平。好在收入雖然低,但是物價相較一線城市也低,生活節奏慢,
這也是王凡喜歡留在津海市的原因:老家生活雖然更加舒服,但是工作機會少,自己底子薄,大學四年平平過,知識學得半瓶晃,動手能
力又差,幹不了體力勞動;一線城市雖然機會多,但自己的畢業證含金量比較低,就不給國家添堵了,口袋裏銀子少,當然也沒有給共和
國的交通事業奉獻自己的光和熱,這點上王凡同學深切自責,沒事就躲在牆角畫圈圈…
王凡同誌(已經畢業了嘛~~)現在居住在津海市三環附近的一所二手民宅裏,房齡25年的一所老房子,不算是小區,隻是一幢居民樓,當然也沒有物業,居委會管理衛生收費,每月15元的衛生費是按時繳納的,唉~租房住的人就是規矩,雖然總聽說樓裏哪個老住戶又不交衛生費了,借口多種多樣,什麼稀奇古怪的都有,但是王凡同學的小膽是不敢滴,再說有合租的人一起均攤,一人7.5元,還能承受,也證明了自己無愧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嘛!咱是有素質滴,王凡常常以此自誇與自慰(想歪了的人統統去牆角畫圈圈~~)
王凡租住的屋子有60平方米,很小巧的兩室一廳,大小屋子分別是14平方米和12平方米,廳大約有14平方米,廁所為2平方米(老房子沒辦法~~),廚房大約4平方米,再有一個2平方米的陽台,加起來大約48平方米,出房率80%,很不錯了!君不見現在75%的出房率都被開發商拿來做宣傳,王凡就見過55%出房率的期房,那叫一個淚奔,17000米一平賣價,傷不起呀傷不起!王凡住小間屋子,房租每月850元,還是很合適的,算作每月2500元收入的三分之一,按支付能力來說,不算過分,小日子過得還是可以,有肉吃,有茶喝,有電腦用,啊!神仙的日子!!
大學四年王凡學的是財經類,金融經濟方向,而津海財經大學的管理方式很值的人稱道:棺材裏伸手——死要錢!學費、住宿費當然免不了!但打水也要錢、洗澡也要錢,想玩點高雅運動,看見網球場和羽毛球場地了,嗬嗬,抱歉,按小時計費,過時交錢,親!!總之,大學四年,經過津海財經大學的熏陶、教育、實踐,王凡同誌深刻的明白了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重要性,知道了“理財”的重要,如果一個月隻有幾百元的生活費,想過上吃好點、喝好點、租小說、看漫畫、熬通宵上夜網的美好生活,沒有精確的計劃是不行滴,沒有克製身體深處消費欲望的自控力更是不行滴。他的生活很樸素,炒飯是他的最愛,雞蛋灌餅是他的節日,網絡視頻是他的電影院,淘寶購物是他的衣櫃與鞋店,感謝聚劃算,感謝包郵,感謝淘寶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