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章 解密白皮書(2 / 3)

潘之讓聞言一震,不知道該說什麼。然後潘天佑跪倒在父親麵前,請求父親結束這一切,還思雨和蔣光楚清白,然後再給姐妹倆一個交待。

“不然的話,思夏會打掉肚子裏的孩子,和我離婚,我深愛思夏,不能失去她,如果思夏因此離他而去,我就再也不會回這個家了!”

潘之讓徹底崩潰了,他仰天苦笑,自嘲這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殺了欺騙他的好友夫婦,卻陰差陽錯地收養了好友的兩個遺孤,這十幾年來,他對她們視如已出,為了保護這份雖然沒有血緣卻勝似血緣的親情,他才設計阻止她們查出當年真相,他怕她們查出是他帶人殺了她們的父母,他不願意麵對那個局麵,但是,他費盡心機,不擇手段,最後還是被識破了,兩姐妹竟然夥同他的敵人葉亞龍來對付他,要知道這樣,他不如一開始就把兩姐妹直接殺了,那就不用費盡心機把無辜的柳西元父女拉上做賠墊,還有對他忠心耿耿的麻三兄弟……潘之讓說著說著老淚縱橫,最後竟然泣不成聲。天佑此時的心情比任何人都要複雜,父親的行為讓他鄙視讓他無地自容,但父親現在的樣子又讓他難過和心疼,他安慰父親:“思夏找我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對你,對我們有多大仇恨,她隻是說如果不還她姐姐和蔣光楚清白,不對她們姐妹有個交待,她就打掉肚子裏的孩子,和我離婚;即使她們不念及他的養育之恩,找你複仇的話,我也無話可說。

潘之讓長歎一聲,他認了,他打開抽屜,找出思夏翻拍過的那幾本日記,扔到了桌子上,告訴天佑:“這裏麵記錄著全部的事實真相,但我加了密,破解方法是:把每個詞彙開頭的第一個字母連起來,就是我要記述的事件真相;你把這幾本日記拿給兩姐妹,這就是我對她們的交待,至於她們要怎麼做,悉聽尊便!”

張明濤敲門而入的時候,思夏和天佑已經等在房間裏,張明濤問思夏這麼急找他來這裏,有什麼事?思夏指指桌子上的幾本日記,告訴他:“這是養父自己交出來的日記原稿,那些無法翻譯的日記內容是加了密的,把打頭的第一個字母連起來,就是破解方法,也是日記的真實內容。”

張明濤吃驚地看著思夏,再看看天佑,然後立即著手翻譯。

日記上每一個打頭的字母連起來,就構成了日記的真實內容,也揭開了一個個真實的內幕。

1927年4月,上海,國民黨某黨部,潘之讓來到他的上級謝昌修的辦公室,謝昌修把一份名單交給潘之讓,告訴他:“這是我剛得到的一份絕密名單,是共黨打入國民黨內部的潛伏人員的名單。”

潘之讓急忙看起來,名單上林家華,高琳(兩姐妹父母)的名字赫然在目,潘之讓驚問謝昌修這個情報是誰提供的?謝昌修告訴他:“這是一個共產黨人提供的,此人掌握蘇滬地區大部分地下黨的活動情況,這份情報準確無誤,林家華是你留蘇時的同學,他們夫婦也是借你打入國民黨內部的,我已經得到消息,上海馬上就要清黨了,你有何想法?”

潘之讓看起來很激動也很氣憤,他表示這兩個人不但欺騙了他還利用了他,希望能把這兩個人交給他處理,他一定不會讓軍座失望的。謝昌修聽了以後很滿意,告訴他:“這次清黨可能要發動一些幫派流氓,如果你當麵不好下手的話,可以調幾個幫派分子過去。”

趙海陽(田剛)和麻三站在潘之讓麵前,潘之讓告訴他們:“今天晚上,他們兩個就隨我參加一個暗殺行動!”

潘之讓開車載獨臂趙海陽和麻三來到林思雨家門外,潘之讓沉聲命令道:“我要他們全家都死!”

兩人領命下車,直撲林思雨家。不一會兒,槍聲響起,潘之讓扭頭向林家門口方向看去,然後吃了一驚,少女林思雨正跳下黃包車跑向門口,這一幕讓潘之讓目瞪口呆,他猶豫跳下了車。

潘之讓旁白:當我看到那個紮著兩條麻花辮的小女孩跳下黃包車跑向門口的時候,那一刻,我的內心發出了一種聲音:不要讓她死。之前對林家華所有的氣和恨都轉化成了對那個小女孩的憐惜和同情,那一刻,我跳下車,幾乎是本能地衝了過去。

潘之讓迅速拉開林思雨,強行把她帶走了。

林思雨的姑母走了,留下了兩姐妹,十二歲的思夏哭喊著想追上去,被天佑攔住了。這一幕讓潘之讓始料未及,潘母也愁眉苦臉。

潘之讓把兩姐妹送到了孤兒院,院長站在院子裏迎接他們,兩姐妹看了看孤兒院裏的孩子,然後都可憐巴巴地低下了頭,思夏已經哭了出來,林思雨低著頭,臉上也淌下了淚。潘之讓心情複雜地看著兩姐妹,一狠心轉身想走的時候,他的兩個兒子天佑和天佐跑了過來,兩兄弟哀求父親不要讓兩姐妹住孤兒院,可以把家裏的客房讓給兩姐妹住,天佑則說把他的床讓給兩姐妹,他可以和弟弟睡一張床。兩姐妹這時候都哭出了聲,兩兄弟也快哭了,他們搖著父親的手臂不停地哀求著,這時潘之讓看到了妻子,潘母眼圈發紅地走過來,說道:要不把她們帶回去吧。

兩姐妹哭得更凶了,兩兄弟也開始哭著哀求他,潘之讓心軟了,他向院長打了聲招呼,又把兩姐妹帶回了家。

潘之讓旁白:把兩姐妹帶回家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是極為複雜的,我帶人殺了她們的父母和哥哥,可是我卻鬼差神使地收養了她們,如果將來有一天,她們知道了真相,這一切將如何收場?!可是,兒子善良的哭求,妻子的仁愛,猶如天使般的兩姐妹的眼淚,還有自己內心深處對這兩個女孩天然的同情和喜愛,這一切都讓我動搖了,我做出了足以影響我一生的重大決定:我收養了被我殺害了的好友夫婦的遺孤。林家華,高琳,你們在天有靈,可以瞑目了。

1937年4月。南京。潘之讓收到了一封寄自上海的匿名信,信的內賓是:他的養女林思雨在上海加入了共黨的地下除奸組織,這個除奸團一直在查找當年清黨時出賣蘇滬地區地下黨的叛徒,他們之所以找上林思雨,是因為她的父母是四一二政變中被叛徒出賣遇害的地下黨。他知道當年是他潘之讓帶人殺了林思雨的父母和哥哥,如若不阻止林思雨的加入,他將把這一爆炸性的真相告知林思雨。林思雨即將加入共產黨,和你唱對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