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靈變
第8章 中國人的家國同構與家國異構之路(上)
在人間,那些心地善良追求正直做人的人們,其人生無往而不在牢籠之中,但是,勇敢堅強的人,卻是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去爭取自身生命的自由。≧,
我今對著世界利用漢字來講話,我是站立在大自然的陣營裏麵來表述我的思想,驚世駭俗,在所難免,就讓人間權貴的走狗對著我狂吠,就讓以奴隸和奴才的身份而自行標榜的寒蟬對著我顫抖,我麵對地,無畏地要堅持書寫我的墓誌銘,寫罷頭落,也是得其所哉。
其實,我們應該感謝這個時代,當代的中國,就像是當年的百家爭鳴時代,誰都可以發聲,官僚可以在廟堂之上講話,山野村夫也可以在互聯網上發言。我們隻想要建設好我們自己的家園,並不想要拆毀我們自己的家園,這才是中國人百家爭鳴的主體原則。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真實的本意是,大自然是有一種原則的,作為人能夠體認並踐行這種原則,那還哪裏會有什麼恐懼呢。所謂中國的傳統文人,古書讀得多了,就會是這麼個情形,追求真理,熱血愛國,為了自己心目中的民族大義,連自己的命兒都可以隨時不要,愚人們會認為這是個傻瓜,賢明者會視之為榜樣,他自己隻是覺得自己是在追求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
舊時茶館裏的牆上總是會掛上“莫談國事”這麼幾個字,但是,不談國事。又哪裏還會有什麼真正的中國文人呢?所以。隻要是讀過些中國古書的人。他們所熱衷的話題就必然是國事,不談國事,無以開口,因為作為中國文學基礎的先秦諸子之,就是圍繞著國事展開的。所以,關心政治,是中國文人的性。在中國,不談政治的讀書人。就算不得文人,再有造詣,也隻是個同於匠作之流的文化操作工而已。
所謂人類政治,隻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所結成的人與人之間的物質利益關係。所謂倫理,隻是人類在家庭血緣結構中所結成的(然的)自然情感關係。西方社會當今所謂的政治倫理學,在中國人這裏是自古就一直在研究和實踐著的一件平常事。
其實,到目前為止,國,反應了人類在彼此侵犯後最終固定下來的穩定的等級尊卑及物質利益關係;家,反應了人類然所要擔當的一種情感和精神信仰方麵的責任關係。
國。在對國人施以保護的同時,也還在壓迫著國人;家。在用勞苦折磨著家人的時候,也還用親情來安慰著家人。
國,其實是人與人之間在公共約定的前提下所確立的一種契約關係、或者是奴隸和奴隸主之間的一種從屬關係、或者隻是如同中國的古代社會一樣,隻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處於戰爭狀態中的一個相對穩定階段。
家,其實是人與人在愛的基礎上所結成的一個共同體、或者是僅僅為了生存而被社會約束著的一個單位、或者也隻是一個夫妻雙方在不斷作戰的戰場。
人類的國與家從來都不是一回事,中國人將“國”、“家”二字連用,實在是大有玄機。縱觀中國曆史,中國社會之所以分分合合,分合之間翻地覆,其根源也隻在於這個“家國同構”的政治組織狀態上。
也許沒有人會相信,現代西方社會其實也正走在通往家國同構的政治道路之上,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機器,其實早已掌控在一個人數極少的階層手中,或是僅僅就掌控在幾個家族的手中,自由的希臘精神正如同是目前希臘的國家債務一樣,被人玩弄,讓人嘲笑和看不起。
因為就目前已知的人類社會曆史來看,家國同構的政治組織狀態是人類穩定的大一統社會所必然產生的一個結果,而家國異構則是一個思想自由、人身自由、利益分裂的社會所必然產生的一個結果。前者要穩定社會的政治關係,就隻有靠暴力殺戮做後盾,而又要用虛偽的慈父孝子家下的道德模式來教化和收拾人心,也就是又打又哄騙。後者要穩定社會的政治關係,就要靠社會公約(即法律)的確立、並切實能夠做到保護好每一個人的私有利益為前提。孰優孰劣,隻要不傻,一看便知,就算是傻,隻要是親身經過後,也還是能夠知道好壞的。
其實,人世間的事物,當人們在試圖談論其優劣的時候,其實都隻是在從倫理學的角度去審視該事物,就像是一個幼兒在詢問某一個家夥是好人還是壞人一樣,你,這家國同構與家國異構的社會政治組織模式,究竟哪一個是“好人”?哪一個又是“壞人”呢?
當今人類,是要走家國異構之路,還是要走家國同構之路呢?這顯然不是誰一廂情願地搞一套理論分析就可以做出判斷的,人世間又有幾人能夠像卡爾馬克思那樣,坐下來寫出自己的思想,從而就掀起了人類世界中的一場風暴,從而也就徹底地改變了人類的曆史進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