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膚如凝脂,古法祛斑玉美人(1)(3 / 3)

六味地黃丸,專祛顏色發黑的斑點

【經典古方:六味地黃丸】

原料: 熟地黃40克,山萸肉、幹山藥各20克,澤瀉、牡丹皮、白茯苓各15克。

做法:將以上六味藥材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克粉末,加煉蜜135~145克製成大蜜丸即可。

用法:口服,每天一次,一次一丸。

功效:六味地黃丸,可以祛除麵部由陰虛引起的黑色斑點。

不少長斑的女性對祛斑懷有一種急切的心情,總是希望一兩天就讓自己的麵部光嫩如初。可事實上,祛斑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隻要針對不同膚質,根據斑點產生的不同原因,提出科學的祛斑方案,色斑是可以治愈的。

有一種色斑的顏色是發黑的,除了斑的顏色發黑,臉上不長斑的地方也不會白淨,身體也會偏瘦,皮膚顯得很幹燥,水分很少,這個時候,就要考慮一下這是不是由於陰虛引起的。陰虛的女性,不妨吃些六味地黃丸,不但有益身體,還能幫助祛除臉上黑色的斑點。

陰虛是對身體的有形物質消耗過大的結果,比如陰津、陰血。發黑的斑點就是陰虛的人長期處於虛損狀態的外在表現,我們要製止這種病態的消耗,把消耗掉的陰津、陰血補充足,虛損補上去了,才能改善陰虛的狀況,色斑才會慢慢減輕。所以,對這種黑色斑點,重要的是滋陰補血,最適合用的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最早源自“醫聖”張仲景的名著《傷寒雜病論》的“金匱腎氣丸”,即桂附地黃丸。北宋時,太醫丞錢乙從“金匱腎氣丸”入手,創製了滋補腎陰的名方—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是由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六味中藥組成的,是中醫補陰藥的鼻祖。

此配方具有三補三瀉的特點,熟地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藥;山茱萸補養肝腎,並能澀精,取肝腎同源之意;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腎,共為臣藥,三藥配合,為三補。澤瀉利濕而泄腎濁,並能減熟地黃之滋膩;茯苓淡滲脾濕,並助山藥之健運,與澤瀉共瀉腎濁,助真陰得複其位;丹皮清泄虛熱,並製山茱萸之溫澀,此三藥稱為三瀉,為佐藥。經過曆代醫家的驗證,臨床療效顯著,從而留傳至今,被譽為“補陰方藥之祖”“滋陰大法”,現收載於200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但是,祛斑畢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今天吃了六味地黃丸,明天色斑就淡了。身體是需要一個修補過程的,一般一個月後可以看到效果。有的人視六味地黃丸為補腎秘方,長期食用,卻感覺越補越虛。這是因為六味地黃丸有著非常明確的適應症,需要根據不同體質進行調整和搭配,才能獲得最好的效果,不能“瞎吃”。 脾胃虛弱的人可以選擇在飯後半個小時以後再服用,服用六味地黃丸,最好是先谘詢醫生的意見,不要自己亂吃,以免事與願違。

【漢方美容1+1】 美白祛斑湯

原料:綠豆25克,赤小豆25克,百合25克,鹽或糖適量。

做法:將綠豆、赤小豆、百合用清水洗淨,放入水中浸泡大約30分鍾,然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大火煮滾後,改以小火煮到豆熟為止,最後根據個人的口味,加入鹽或糖調味即可。

功效:經常飲用,可以潤膚除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