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射雕者(1 / 2)

劉備微笑著說道:“雖然匈奴騎兵眾多,來去如風,兼之身強體壯,又有堅固的盔甲來裝備自身,形成“盡為甲騎”之士兼之機動靈活。但是,匈奴不事生產,而且其部多為騎兵,精於野戰而不擅攻城戰。因此,隻要我們在匈奴所過之處肅清壁野,不讓其得到一絲的補給,同時把周圍的百姓遷入城中,或者涼州內部,再以城牆堅守,待匈奴銳氣盡失,糧盡援絕之時,就是把匈奴一舉擊破之時。”

董卓聽完劉備的話之後,高興的說道:“玄德此計甚妙,吾有玄德如此佳婿,何愁匈奴?”

可是劉備聽到董卓的話之後卻是歎了一口氣,道:“但是,我們此次的敵人可能不止是匈奴一方呀!此前的洛陽大戰之中,我們幾乎是和全天下的諸侯都成了對頭。雖然我們在後來主動歸還洛陽大臣,已經去劉協帝號,使得我們的關係有所緩和,但若是我們這邊除了事的話,那些諸侯也一定不會和我們客氣,前來趁火打劫一把的。”

“什麼?”董卓有些不敢置信的說道:“有誰會在這個時候和老夫過不去呀?要是老夫被匈奴所敗,那些匈奴就能長驅直入,進攻司隸、益州、幽並,乃至翼州等地。曹操和劉焉還沒有這麼笨,會在這個時候對付老夫,而袁紹、劉表等人要來攻打我們又有群山阻隔,以及要經過其他人的地盤。在這個時候能夠直接攻打我們的也就是洛陽朝廷.......”說到這裏,董卓自己也愣在了那裏。因為對於洛陽那群內政全能,軍事低能的洛陽高官他的真的是沒什麼好說的了。

就在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儒開口了:“雖然洛陽之中有王允和袁隗這些不懂裝懂的家夥,但是皇甫嵩、蔡邕、盧植等人的能力還是不可小覷的,這些人內鬥雖然不及王允他們,但是論到大局觀,以及聲望卻是他們望塵莫及的。他們一定會明白我們如果在這時候倒下了,他們也一定不會好過的。所以我們隻需要各派一員上將以及數萬兵馬守住潼關已經青泥隘口即可!”

董卓聞言,那顆一直劇烈跳動的心,才漸漸的平靜下來。但是,他佷快就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他手上能夠獨當一麵的人才居然不夠用了。本來嘛,在董卓剛剛起家的時候,就是靠著恩威並施,以及過人的武力來治得那些隻長肌肉不長腦子的羌人貼貼服服的。接著,他又以自己在當地豪強中的地位和影響,加上他非凡的才武,拉攏、兼並其他勢力,不斷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力量。他經常扮演遊俠豪傑的角色,在當地享有“健俠”的美名。同時,董卓還收羅大批失意、落魄的無賴之徒,他們為董卓的義氣所感動,後來都一直死心塌地地跟隨他,這些人之中就包括了李榷、郭汜、牛輔、華雄、張濟等一眾相助董卓成為一方諸侯的西涼老臣子。

而且,在黃巾之亂的前後,他的麾下又增加了李儒、劉備、李肅等一眾不論內政還是軍略皆有造詣的人才,使得他麾下武將成群,文士稀少的局麵有了佷大的改變。在匈奴來襲之前,董卓一直覺得自己麾下人才濟濟,謀士如雲猛將如雨很是自豪的。但是,當匈奴大舉進犯之時,董卓卻發現自己麾下的同時之才太少了。雖然劉備和李儒兩人都是能文能武的統帥之才,董卓對兩人的本事十分有信心,但是根據剛才的布置卻是最少需要三人才能做到萬無一失呀!

不錯,在匈奴進犯之時,各地諸侯以及洛陽朝廷可能會因為唇亡齒寒以及顧及自己的名聲,而不來和他動手。可是一旦匈奴被打退,那些人可是不會和董卓客氣半分的呀!雖然曹操、袁紹、劉表等人不一定會來,但是朝廷對因為和匈奴大戰一番而損兵折將的董卓,可不會輕易發過這個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呀!對於朝廷那幫大臣的尿性董卓實在是沒有多少信心呀!他們能夠不在董卓和匈奴打仗的時候跑出來從背後捅董卓一刀就阿彌陀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