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眾人不由大驚,王允這不是效仿當初商周之時的分封之製嗎?對於這一製度的弊端可是天下皆知呀!喬玄連忙勸阻道:“子師兄,你這樣雖然使得袁紹的計劃落空,但是現在朝廷式微,若是各地諸侯之中有一二野心之輩加以挑撥,那天下再現東周之禍?”
王允對於喬玄的話,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既然如此,那喬太尉認為現在的天下與當初的春秋戰國又有何差異?”
“這......”喬玄聞此,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如何回答的好。王允卻是無奈的自嘲道:“若是有其他辦法,在下也不會行此飲鴆止渴之事。但是現在的形勢已經不是我們可以從容布局之時了。董卓、袁紹、袁術等一眾狼子野心之輩在四周虎視眈眈,而忠於朝廷的各個忠賢卻無力與之相抗,長此以往漢室堪危呀!因此,我們何不把各地諸侯之間的戰爭挑起,然後收攏那些終於我們的力量,休養生息,作壁上觀。待各地諸侯久戰疲憊之後,吾等在出兵討伐不臣,一舉重鑄漢室江山豈不更好。”
聽到王允此話,眾人不由冒出一身的冷汗,人家走鋼絲已經夠危險了,這王允卻是在走頭發絲呀!休養生息,作壁上觀,想法是不錯,可其他諸侯會不會這麼配合你的這個計劃都不知道,要是有一兩個二百五掐你的軟柿子那你打還是不打呀!打得贏就會讓其他諸侯心生警惕,打不贏就顏麵盡失,成為一個人人都想欺負的軟柿子。
但是,麵對現在大漢的這四分五裂的糜爛局麵眾人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無奈之下也隻好走王允所出的這一步險棋。
過了幾天,王允等人向天下諸侯發出了一道嘉獎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此前先皇蒙難,各地忠臣義士紛紛..........在一大堆的文言文中所解讀出來的意思就是之前皇帝出事了,但是幸好有各路英雄好漢前來助陣。現在,事情搞定了,就把那些幫助過皇帝的人,論功行賞一番。
其中,董卓、喬玄、王允、袁隗的官職地位都沒有變,還是太師,司徒、司空、太尉,而皇甫嵩則是升至大司馬,蔡邕和丁原也相繼成為禦史大夫和光祿勳。至於其餘那些或是被董卓所殺或是擄至長安的則是被一筆帶過,在搞定了洛陽的官職之後,卻是到了各個諸侯最關心的各地官職了,除了曹操、劉表、劉焉、劉繇這些州牧隻得了一些虛爵之外,陶謙、劉岱、袁紹也分別成了徐、兗、翼三州的州牧,而公孫瓚則是成了豫州刺史,袁術卻是成了南陽太守,孫堅也成了破虜將軍,還有一謝無關緊要的就不一一細數了。
總的來說,大多數諸侯對於這個安排都是滿意的,除了袁術和個別人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