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接風文會(下)(1 / 2)

陶麒文直接道出自己心中想好的詩詞:

孔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蜀關無故人。

諸葛易聽到後更是直接站起來主動為陶麒文解其詩詞:“陶麒文這首詩充滿了對友情的真摯情感,前兩句“孔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描寫了清晨的孔明城細雨蒙蒙,打濕了地上的塵土,旅店旁的柳枝在雨水的滋潤下顯得格外清新翠綠。

這兩句詩為整首詩營造了一種清新、明朗的氛圍,同時也透露出淡淡的離愁別緒,因為這美好的景色是在友人即將遠行的背景下呈現的,估計是也是在寫自己目前在外遊曆離開自己家鄉而借喻自己。”

隨後諸葛易接著繼續解讀這首詩:“後兩句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蜀關無故人”,是整首詩的點睛之筆!陶麒文在此處勸友人再飲一杯酒,因為友人一旦西行出了蜀關,就難以再遇到故舊親人。

這兩句詩沒有直接寫離別之情的悲傷,而是通過勸酒這一細節,將深沉的惜別之情表達得真摯而強烈。陶麒文以酒寄托自己的情感,希望友人在遠行的路上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關懷與牽掛。”

諸葛易解答完後直接鼓了鼓掌,隻見他揮了揮手,居然在空中形成了這首詩的原文以及《春夜喜雨》的原文。

諸葛易問道:“陶小友,不知這首詩名字叫什麼?”陶麒文低頭思考了一會後淡淡道:“就叫《於孔明城思家》吧。”諸葛易點了點頭,他揮了揮手兩首詩鑽入兩頁紙張之中,《春夜喜雨》才運高達五鬥,《於孔明城思家》才運高達四鬥。

林飛看到接過後,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他如果知道這兩首詩的才運程度,他絕對不會為了所謂的文名來挑釁陶麒文。

林飛也沒辦法了,他也絞盡腦汁地想了許久,然後念出自己的詩:

友情應是兩心同,相伴江湖義氣濃。

莫負今朝歡暢事,來生亦願再相逢。

他的詩相比之下顯得較為單薄,隻是簡單地表達了友情需要同心和義氣,珍惜當下希望來生再相逢的想法。

在場的眾人聽了兩人的詩後,心中都有了評判。諸葛易笑著說道:“兩位的詩都各有千秋。不過陶小友的詩情感更加飽滿,描寫更為細膩。”

林飛聽了後也不得不承認陶麒文在詩詞方麵確實比自己厲害。他向陶麒文拱了拱手,說道:“陶兄果然厲害,林某佩服。”

陶麒文也回禮道:“林兄的詩也有其獨特之處,今日不過是互相切磋罷了。”

隨著這場作詩的比試結束,接風文會的氣氛也達到了高潮。賓客們開始自由交流,談論著詩詞、大陸趣事,陶麒文也被眾人圍在中間請教詩詞。

諸葛世家的接風文會,在一片歡聲笑語和濃濃的文化氛圍中繼續進行著,而陶麒文也在這文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的才名也在這一日之後,在人族之中傳得更廣了。

陶麒文在回到自己住處後就開始整理自己所寫過的詩詞文章,以及爭取早日突破,這樣就有文印可以與自己的朋友們傳達消息,以及可以看看那有意思的聖榜和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