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瀟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她認為應該一人做事一人當,不喜遷怒無辜的女眷,厭惡刻在別人一生的奴籍。雍正年間,雍正帝徹底廢除了奴籍。
百裏衣服上幹淨的皂角味兒,總是會讓人安心。靈瀟喜歡被先生嗬護的感覺,那種親昵而衍生出發自內心,靈兒喜歡。
胤禛回來,進門看到的便是這番景象,烏樟樹下一男一女,女子倚在男子身上,一起靠在紫藤椅上休憩。畫麵那麼和諧,那麼美好,美好到不忍打破。但那是靈兒啊,好像什麼重要的東西要從他心裏溜走一般,疼到讓人窒息。
百裏似有所覺,看到那位四貝勒爺回來了,還用那種蒼涼、悲傷的眼神看著他們二人,心裏明白了些許,輕聲喚醒靈兒。
靈瀟迷迷糊糊睡醒,眼光隨著先生示下移動,一時欣喜,不顧她正躺在先生身上,起身跳下藤椅,穩著腳步,就向胤禛跑去。
溜到胤禛身邊,死命抱住胤禛胳膊,一點也不介意胤禛剛剛回來,衣服上沾到的塵土飛揚,靠在胤禛肩膀,嗔道:“你怎麼早上不叫我一起出門,到現在才回來,我都睡了半天了。”
胤禛看向靈瀟毫不做作的眼神,欣喜與想念全寫的臉上,眼神中淺淺流露出來,好似方才隻是在和那位救靈瀟性命的男子僅僅是擦肩而過。
打心底裏,胤禛相信靈兒不會背叛他。不懂和男人拉開距離,總不是個事兒。上次是十三,這次又是個什麼人呢,救了靈兒一命的人,那也隻是救了一命,不必那麼親近吧,相反,那種暗中流動的親近仿佛早已形成了幾百年。胤禛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大忍耐能夠容忍靈兒一次又一次的不懂世事。可要胤禛就此對靈兒放手,不必想都知道,絕不可能,她是他的。
半晌,不見胤禛理她,靈瀟正暗自奇怪。
“徒兒不介紹介紹與為師認識?”
百裏很好的為靈瀟解釋清楚,怎知靈瀟傻傻瞧著胤禛,絲毫沒有注意百裏竟然用了敬稱。
“哦,這是靈兒的先生,從小教書授業,是靈兒的啟蒙恩師。”靈瀟神色不愉,悶悶地說著,胤禛為什麼不理她呢,明明是胤禛出去沒叫上她的,明明應該是她該生氣才對啊,可為什麼胤禛臉色快黑出水來了呐。
到底聽清楚靈瀟所言,胤禛心中一震,神色鬆了下來,並未說什麼,抱緊方才那刹那間像要失去的人兒。
連靈兒都要被愛新覺羅家的人搶走了麼........那他還有什麼?當初因不讚同父親起兵造反而離家出走,到頭來得到了什麼。大明朱家的江山被他愛心覺羅家搶走,百裏可以認為是崇禎皇帝不仁,因果交替。
前幾日,城門口貼的告示,冒充朱家三太子,全家問斬,女眷盡數充為宮中浣衣局下人,冒充?那兄長、弟弟的名字,他們如何知曉的。父親兄長沒有參與張月懷的造反,康熙為什麼要趕盡殺絕。甚至百裏可以理解康熙的心思,一個上位者為收服民心,除去朱家餘孽。
畢竟百裏自小隨師傅學習六經禮儀,十四歲又離家,至今未歸,滿打滿算起來,和那些家人沒待過兩年,情分少。百裏可以站在旁觀者角度看事情,便可以理解康熙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