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怒氣衝衝的老將帶領一幹人馬前來罵陣廝殺,其中還有眼圈烏黑身心憔悴的老爹,汪洋心虛了,先下嘴為強,不待老董發言,介紹起了機器運行原理,改造設想,未來宏圖等等等等……別看汪總與人交際嘴笨舌拙,可讓他說說專業上的東西,連噴上三五個鍾頭都能不帶喘的!
引著被侃得暈乎乎的人馬進了屋,拆裝、改造、調試……汪總汪大老板上躥下跳,不停掏出一把把作了標記的材料,一邊往“分離還原器”新增的進料口裏丟,一邊記錄數據,一邊還得調試程控模式,忙得跟耍猴似的,三頭六臂都不夠用。而那台“分離還原器”的新增出口裏,隨著汪洋的運作和調試,源源不斷地吐出瑩瑩亮亮一段一個色的長長薄膜。
老董師傅這時才回過神來,恨恨不已,又讓這汪家小子連蒙帶吹地混過去了,看他忙成這樣,實在是插不上嘴問。下次,下次非得讓這小子把這些奇怪的機子從頭到腳原理構造根須枝葉都講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可!
因為僅此一台的生產機器停機改造,廠裏的員工們和閑來無事的大小廠領導們都圍在一邊看熱鬧。
汪媽疑惑不解:“汪洋啊!你這機器搗騰的,這,這是要織布還是做保鮮膜啊?!”
“我看倒像是農用薄膜,就是尺幅小了點,顏色也多了點。”秀嫂小心翼翼地湊上前摸了摸,又扯了扯,極薄的彩色膜韌筋筋涼悠悠的,有十幾段不同的顏色,每種顏色的膜段都有近一米長,質地也似乎都有些不同,有的糙些,有的小孔密密麻麻,甚至有帶長條絲絲的。不過這肯定是好東西,可不敢多碰。
黃大炮仗也點點頭讚同:“我瞧也像!”
鍾誠和阿剛都擠不進身,踮著腳往裏張望。
任大俠可懶得猜這是什麼玩意,反正汪洋弄出來的肯定錯不了,汪洋解釋了他也未必能聽明白,那廢塑料還原煉油的機器設計製造前某人那一通天書亂侃,至今讓他心有餘悸,想起來就頭暈。
沈曉利從自身業務經理的位置出發——汪老板還沒任命,此人已暗中自詡了——考慮到下一步的行動,對這新玩意總得明白其用途價值才能找到實現其商業價值的道路嘛!好員工要在老板想到之前先替老板想到,職責所在,不得不問:“老板,這是幹啥用的?!”
“呃,就是過濾淨化汙水用的。”汪洋喜滋滋地拿著纖維質膜翻來複去地查看,看這賣相真是不賴,不枉他東躥西跑,爬樹下河,拈花惹草地一通好找。這纖維質膜的植物纖維配比還真費了汪洋老大的勁。
高纖維植物,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棉花,現采的棉花不好找,棉花芯的棉衣棉被好找。在家裏一通翻,大熱天的找出幾件壓箱底的老棉襖子,偷偷拆了一斤多棉花。事行不密,讓老媽發覺了,驚呼家中鬧了耗子,老頭子當年結婚時穿的壓箱寶貝棉襖都給咬破了!把汪媽給心痛的,當下就讓汪爹買了十包老鼠藥,給屋子邊邊角角都灑上了。那咬牙切齒的模樣,看得汪洋心驚肉跳,生怕老娘揪出他這個隱匿的罪犯來。
苧麻、大麻之類的高纖維植物一時難覓,汪洋在村裏揪了條麻繩,讓秀嫂仔細打散清洗,再理順了頂上。
翻書上網仔細搜索一番,列了單子,讓鍾誠家的大小子領了一幫兒童團滿村大索,找出各類植物若幹,一一標記,稱量分類整理幹淨,根據查找的植物纖維含量,推算出大致份量配比。這才攢了一大包的植物纖維試驗品,就等機器調試好一樣樣地試驗。
汪洋停了機器,收起已有十幾米長的彩色薄膜,帶著董家軍的人馬把改造完的微濾機扛到河邊現場調試,各段不同的纖維膜也需要在現場試驗作用。
汪太後聽說機子還要調,還得去臭水溝邊整,興致立時缺缺,忙了幾天老骨頭也有些疲了,眼見天色不早,當下宣布提早關門打烊,散了員工。等明兒有了結果,兒子自然會跟老媽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