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認主(1 / 2)

宇宙之心在宇宙中已經遊蕩了數億年了,這些年它穿過了一個又一個的位麵,一個又一個的世界。期間它掉進過火山,火山噴發又把它噴出來了。被吸進了黑洞又從黑洞的另一頭穿了過去,還進入了反宇宙,飄蕩了數千萬年後又從反宇宙的黑洞返回了正宇宙。它被怪獸吞進過肚子,也曾被原始人戴在脖子上,還被某國王鑲嵌在王冠上。

當年鴻一的身體化為漫天光點,光點一部分散於鴻一原來所在的世界,一部分衝向那個新世界並散了開來,一部分沒入宇宙之心。這些光點是鴻一一生精華所化帶有神的印記,進入宇宙之心的的部分並沒有像其他的那樣散於各個地方,而是聚集於宇宙之心的核心所在包含宇宙之源和息壤之核及所有的息壤的超級行星處。經過宇宙之源和息壤之核幾億年的溫潤和滋養產生了一絲意識,成為了宇宙之心的器靈,寄生於有生物特性的超級光子智腦中(超級光子智腦是生物電腦和光腦的綜合體),並統合掌控了所有的超級光子智腦,使各部分係統統一起來提高了效率。

這次宇宙之心又開始了新旅程,因為恒星耀斑的爆發前段時間墜入這顆恒星的它又被噴射出來了,這次不知道飄蕩向何方了。

張希渝是清大畢業的最年輕的博士之一,年輕英俊的他22歲就已經是博士了,現在在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院士李森主持的計算機項目中擔任助理研究員,前途一片光明。

張希渝6歲讀小學前三年表現中規中矩,第四年開始發力一年讀完剩下的3年課程10歲就小學畢業。接下來如跳棋一般3年讀完6年的初高中課程,13歲高中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被清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錄取。5年讀完本科與研究生取得碩士學位,獲得現中科院院士時任清大教授的計算機專家李森的青眯,得李森收入門牆做為自己博士生的導師。3年半就以優異的成績,出色的論文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成為博士後已經成為中科院院士的導師李森就把他招入麾下,讓他進入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並在自己主持的計算機研究項目中任助理研究員,使張希渝一出學校就接觸到了核心技術的研究。

張希渝不僅學業事業上一帆風順,在愛情上也頗順利。一年前在清大京大的聯誼會上認識了當時大二的京大中文係高材生梁宵,雙方誌同道合一見鍾情,郎才女貌傳為一段佳話。

張希渝的生活很有規律,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洗漱後上10分鍾網瀏覽下新聞了解些國內國外的最新動態。7點準時出門,離開所居住的水清木華園小區的4居室住所,(房子是清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的另一老師吳教授提供的,同住的還有吳教授的3個學生,隻象征性的收了每人每月一千元的房租,而市場價超過1萬元)出水清木華園小區後一路沿著中關村北二街經過中關村三橋進入中關村南三街跑步去上班。

7點半來到中關村科學院南路6號的單位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然後在附近的麵麵相聚麵館吃早餐。7點50之前就到單位裏開始一天的工作,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家,中晚餐都在單位食堂解決。

晚上回家則沿著中關村南二條步行6百多米到保福寺橋南站上319路車,經中關村東路到成府路的清華園站下車,下車後還要步行3百餘米才到水清木華園小區的家。

這樣的生活充實而忙碌,周末還可以跟京大的女朋友約個會小聚一下,張希渝感到很幸福並樂在其中。他還有一個願望就是能擁有自己的房子,這樣就可以在女朋友畢業後和女朋友成個家,房子離自己單位近點當然更好。京城的房價很貴,但他有信心能夠實現願望,努力工作多出成果爭取早日當上研究員、教授,這樣收入就高了還有單位的福利分房。

李森院士領導的課題組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和攻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計算技術研究所通報表彰了課題組,並安排所有課題組的成員到秦皇島市的療養勝地北戴河進行療養休息,以慰勞課題組並讓成員們舒緩神經修養疲憊的身體。

張希渝以他的勤奮好學和紮實的基本功贏得了同事的信任和各個專家的喜愛,也有幸以課題組成員的身份得到了療養的機會。

課題組的人坐單位的大巴車上午11點出發下午3點就到了北戴河,大家美餐一頓後就到計算技術研究所在北戴河辦的招待所休息了。

由於連日勞累張希渝一上床就睡著了,6點晚餐時間同事來叫吃飯也沒有去而留在房間繼續睡覺。一睡睡到了第二天,零晨4點多就被肚子餓醒了,外麵還早沒有吃的就燒熱水泡了一碗房間裏配的方便麵吃。吃完方便麵看看左手戴的機械表還不到5點鍾,看看窗外遠處的天空已經露出了魚肚白,睡也睡不著了索性去招待所旁邊的海邊跑步。

張希渝沿著海邊的沙灘慢跑,一邊跑一邊做著擴胸運動。跑了1.5公裏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地方,就停下在原處立定雙手叉腰晃動腦袋寫鳳字,這是父親教的說是可以活動頸椎關節緩解頸椎疼痛和預防頸椎病。長期待在電腦目前盯著顯示器,會引起頸椎脹痛久了就會得頸椎疾病,研究所裏的很多同事或多或少的都有些頸椎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