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四年,胤禛年滿十五再行序齒,從十一阿哥變更為四阿哥。

年滿十五,就意味著要大婚了。

兩頭按照大清條例早已各自備下嫁娶物事,如今做起來也是井井有條。

琬淑端坐在鏡前,任由著喜婆將一頭委地長發慢慢盤起成髻,嘴裏不斷的冒出吉祥好聽的話兒來。

禮樂聲近,府門口已經停了大婚儀仗。催促再三後,琬淑在攙扶下上了轎,背後是費揚古滿意的目光與愛新覺羅氏心疼女兒嫁入皇宮兒而萌生的淚光。

轎子抬的很是穩當,琬淑更是端著大家閨秀應有的儀態,別說掀起來瞧一眼轎內陳設,就連蓋頭也隻是微微晃動。

不是琬淑不好奇這外麵的世界,隻是自她出生起從未出過府門,即使有機會在這短暫的時間內窺探外麵的世界又如何?不過是從一方囚籠轉移到另一方囚籠罷了……

自幼教習她的女夫子是滿人,她告訴琬淑,滿人和蒙人的女子如果還在草原是可以騎馬射獵的,她們在即使百餘座烏拉那拉府也無法比擬的碩大草原上如男兒般縱馬揚鞭,不必如漢人女子那般與父親兄弟守著男女大防。

但是大清自皇太極起清貴族就崇尚漢禮,皇太極本人更是對有著漢人女子溫婉的海蘭珠備加寵愛,就連有著滿洲第一美人稱號的孝莊文皇後也難以企及分毫。

康熙帝繼位後更是推崇滿漢一家,後宮得寵的嬪妃多有漢軍旗出身,而琬淑的阿瑪忠心於朝廷自是更加推崇漢禮,對琬淑的管教甚至遠超漢族女子。

那樣美好的日子,對她來說始終是奢望了……

轎子四平八穩的停在永和宮門口,一股巨大的不安與期待瞬間代替了那些悲哀,暈頭轉向間禮就成了,隱約聽到喜婆一聲“入洞房”,便也由著人將她送進了內殿。

外麵喧囂聲不斷,有觥籌交錯的聲音,有後妃接連不斷向德妃道喜的聲音,也有……一道清冽的男子的聲音。

這聲音很是溫潤好聽,大抵就是四爺了吧,琬淑在心裏想著。

(曆史上雍正11歲皇貴妃死後才被送回德妃身邊,12歲就被康熙賜婚家世拔尖的烏拉那拉氏,所以按照私心安排雍正年輕的時候還是比較溫柔的)

(反正我代入的是吳奇隆的臉,反正千萬不要代入胖橘!!)

終於,她聽到了送新郎入洞房的高呼,不過刹那,她的臉就由著透白轉成如鴿子血般的通紅,心跳亦在蓋頭被挑開的瞬間快到了極點,讓她忍不住抬起手微微按住胸口的位置。

頭頂傳來少年溫和的聲音:“福晉不必緊張。”

琬淑悄悄抬起雙眼,正對上胤禛溫和帶笑的眼眸,羞赧之下幾乎想也不想的低下了頭。

“我方才吃多了些酒有些不適,你陪我一起用些點心吧。”他私心裏想著,女子大婚好像是一早起來不吃東西的,麵前是他即將相守一生的女子,可不能餓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