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膚的構造及作用
要想護膚、養膚,我們首先得了解肌膚的構造,隻有這樣,才能對症下藥,知道怎樣去改善你的肌膚。
皮膚是我們人體最大的器官,厚薄不均,構造有些差異,整體來說是為了保護身體,許多肌膚分泌物也是為了這個目的存在的。
肌膚的構造可分為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層和皮膚附屬結構。
*表皮層
表皮由內向外可分為4層;基底層、有棘層、顆粒層和角質層,通常在手掌、腳掌處還有一層透明層,我們在皮膚護理中大多忽略。最下層的基底層中的母細胞在美麗原子的作用下不斷地進行細胞分裂,新生的子細胞不斷改變形狀與性質,並向上推移,直至最上層形成角質(角蛋白),這個過程正常約28天,其後角質便會在皮膚的表麵老化成垢(皮屑),並慢慢脫落。
*真皮層
真皮層占肌膚的大部分,主要是保持肌膚的張力及彈力,含水量占肌膚的60%左右。如果含水量低於60%,肌膚就會顯得幹燥、起皺等缺水狀態。
真皮層的纖維結締組織有3種,分別是膠原纖維、彈力纖維和網狀纖維。這些纖維組織使肌膚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和彈性。膠原纖維具有伸縮性,起到牽拉肌膚的作用,是真皮的主要成分;彈力纖維有較好的彈性,可以使牽拉後的膠原纖維恢複原狀;網狀纖維是幼稚的膠原蛋白。
如果真皮層上的這3種纖維減少,肌膚的彈性和韌性就會下降,肌膚就容易產生皺紋。
另外,真皮層還有汗腺、皮脂腺、毛細血管、淋巴管、神經組織、毛囊等。
*皮下組織
皮下組織是肌膚中最深、最厚的一層,又稱皮下脂肪層,由疏鬆結締組織和大量脂肪細胞組成,是血管及神經由內部至真皮的通路,將皮膚與深部的組織連接在一起,起著保護墊的作用,同時還給予肌膚張力。
皮下組織的厚度隨個體、年齡、性別、營養及部位而有較大差別。腹部皮下組織中的脂肪組織豐富,厚度可達3厘米以上;眼瞼部位皮下組織最薄,不含脂肪組織。
皮下組織具有保溫防寒、緩解外力、儲存能量的作用,當脂肪細胞分解後,可以提供人體活動所需的能量。
*皮膚附屬結構
皮膚附屬結構包括毛發、皮脂腺、汗腺與指(趾)甲等。
毛發由角化的表皮細胞構成,全身除手掌、足底、唇紅緣等部位外均有毛發。
皮脂腺大部分是毛囊附件,經管道在內毛囊開出腔管,與相連的毛囊大小呈反方向。皮脂腺在頭皮、前額、鼻部、下頜、麵頰為數不多,它們原本屬於表皮,但位於真皮部位,形成不規則結構。腺體呈梨形,主要分泌皮脂。皮脂的主要作用是滋潤毛發和皮膚,像天然滋潤品一樣,有柔軟的外觀,防止肌膚水分蒸發,在肌膚表麵形成薄膜,阻擋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