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要講究放鬆療法
在這個競爭激烈、快節奏、高效率的社會,難免會給人帶來許多緊張和壓力,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其實,精神緊張大致可分為弱的、適度的和加強的三種。人們需要適度的精神緊張,因為這是人們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但是,過度的精神緊張,卻不利於問題的解決。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長時間處於這種心理狀態,發展下去就會導致一係列心理疾病的發生,嚴重的可導致性格變態,少數人還會自殺。
那麼,如何調適一個人的緊張情緒呢?大多數的人常常會勸慰當事人:“別緊張!”“有什麼大不了的!”而當事人自己也通常會這樣告誡自己:“別緊張!”“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然而,這種辦法幾乎是行不通的,實際上這會使人感到更加不安。因為這是在和自己過不去,在給你製造更大的緊張。因此,如何消除緊張情緒,這對於女性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下麵介紹一些有效消除女性朋友緊張情緒的方法:
1.暢所欲言。有什麼事煩惱你的時候,應該說出來,不要存在心裏。把你的煩惱向你值得信賴的、頭腦冷靜的人傾訴:你的父母、伴侶、摯友、老師等等。
2.暫時避開。事情不順利時,你暫時避開一下,去看看電影或一本書,或做做遊戲,或去隨便走走,改變環境,這一切能使你感到鬆弛。
3.為他人做事情。如果你一直感到自我煩惱,試一試為他人做些事情,你會發覺,這將使人的煩惱轉化為精力,而且使你產生一種做了好事的愉快感。
4.隻做一件事。把全部精力都投入最重要的事情當中,解決好重點問題,把其餘的事暫且擱到一邊。一旦你做好了,你會發現事情根本不那麼可怕。你做了這些事以後,其餘的做起來容易得多了。
5.不做超人。有些人對自己的期望太大,經常處在擔心和憂鬱的情況下,因為他們害怕達不到目標,他們對任何食物都要求盡善盡美,這種想法雖然極好,可是,容易走向失敗的道路。
6.坦然麵對和接受自己的緊張。你應該想到自己的緊張是正常的。很多人在某種情境下可能比你更緊張。不要與這種不安的情緒對抗,而是體驗它、接受它。
7.一些放鬆身心的活動。比如:
(1)深呼吸,慢慢吸氣然後慢慢呼出,每當呼出的時候在心中默念“放鬆”。
(2)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些日常物品上。比如,看著一朵花、一本時尚雜誌或任何一件柔和美好的東西,細心觀察它的細微之處。點燃一些香料,微微吸它散發的芳香。
(3)閉上眼睛,著意去想象一些恬靜美好的景物,如藍色的海水,金黃色的沙灘、朵朵白雲、高山流水等。
(4)做一些與當前具體事項無關的自己比較喜愛的活動。比如聽音樂等。
(5)選擇一個空氣清新,四周安靜,光線柔和,不受打擾,可活動自如的地方,取一個自我感覺比較舒適的姿勢,站、坐或躺下。
(6)活動一下身體的一些大關節和肌肉,做的時候速度要均勻緩慢,動作不需要有一定的格式,隻要感到關節放開,肌肉鬆弛就行了。
有效消除緊張心理,從根本上來說有以下兩個方麵:一是要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一個人如果十分爭強好勝,事事都要爭先,自然就會經常感覺到時間緊迫,而如果能夠認清自己能力和精力的限製,放低對自己的要求,自然就會使心境鬆弛一些。二是要學會調整節奏,勞逸結合。工作學習時要思想集中,玩時要痛快,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做到張弛有度,自然就不緊張了。
(六)注意異常心理對健康的危害
拿破侖-希爾說:“對有利於人們心理健康的事件能做出積極的反映,那就是心理健康。”而有一部分人往往與日常人們對待問題的情況不同,他們一般不能適應環境,待人接物、為人處世都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心理學上稱這種人為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又稱“心理病態人格”,指的是有精神症狀的人格適應缺陷。這種人對環境刺激做出固定的反應,在知覺與思維方麵產生適應功能的缺陷,並且,對自己和社會采用不公正、不恰當的行為模式。而不伴有精神症狀的人格適應缺陷指的是,在沒有認知過程障礙,或沒有智力障礙的情況下作出的情緒反應。
如果一個人的抽象思維過分或者是畸形發展,這個人往往就會變得沒有人情味,甚至有些死板,是典型的過分理智型人格。這種人往往不能正確認識社會對於自身的要求,也不能把握自身采取什麼樣的行動,再就是不能對周圍環境作出恰當地反應,很難處理人際關係,不容易和周圍的人相處,易發生衝突,缺乏責任感,常常玩忽職守。過分時還會不顧社會的倫理道德的規範,做出違紀、違法等害人害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