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古今中外的詞海中,無不為褒;如工藝上的美術,自然界的美景,食品裏的美味,生活中的美感,人群中的美德,等等。可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讚美之詞,比比皆是。尤其麵對跨世紀的今天,人們對美的欲望和追求躍居更高層次,於是美食、美發、美容便應運而生。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的燦爛的文化,對人類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傳統中醫藥不但在防病治病上有卓越的療效,而且在美容保健方麵也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傳統美容是在祖國醫學理論指導下的美容。其特點是重在自然美、整體美,講究身心、髒腑、經絡、氣血的全麵調整,注重整體效應,融藥物、飲食、養生、氣功、按摩、針灸於一爐,充分顯示了多種途徑、多種方法的優勢,既治表又治裏,由此達到一種天然雕成的效果。
1.皮膚的構造及功用
由於再漂亮的衣服與妝飾也不如有健美的皮膚,故了解有關皮膚的構造及生理作用,對於美容就顯得十分重要。
(1)皮膚的構造
皮膚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成人的皮膚麵積有1.6米2,平均厚度1.4毫米,重量占整個身體的1/6.皮膚不是光滑的,用放大鏡看,有凹陷的皮溝、高出的皮丘或皮脊,形成縱橫交錯的皮紋,還有眾多的汗毛(毳毛)及不易看到的數不清的汗孔。
皮膚的厚度各部位不同,四肢伸側厚,屈側薄,臉部及掌蹠最厚。在顯微鏡下看,皮膚分為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三層;從深層看,依次為基底細胞一棘細胞一粒細胞一透明層一角質層。表皮自然生長代謝,最後成皮屑脫落。正常人表皮的代謝過程約4周。由於我們經常換衣洗澡,並不感覺有皮屑脫掉;若患了某種皮膚病,如銀屑病及各種皮炎,表皮生長加快,皮屑脫落也就明顯可見了。表皮最外的角質層、透明層是重要的身體防護層,對冷、熱、酸、堿等刺激有防護作用,也能阻止一定量的電能,所以掌蹠部的角質層與透明層特別厚。表皮還有色素細胞及樹突狀的郎格罕氏細胞,黑素細胞生成的色素決定著皮膚的色調。人種不同,皮膚所含色素各異。色素是阻止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人體傷害的重要防線,所以春夏皮色黑,秋冬皮色淡。色素多的病如黃褐斑、雀斑,色素少的病如白化病、白癜風都影響皮膚健美。表皮內的郎格罕氏細胞屬於人體最外層的防護細胞,它可傳遞信息,對有損於人體的微生物、化學、光線等有害物的信息,傳到體內淋巴組織,使人體很快做出反應,還可吞噬有害物質,將有害物質運走或消化掉。表皮內隻有淋巴液而沒有血液及血管,所以我們不小心擦破表皮後隻見流水滲液,不見流血。在表皮的病變部位,如常見的濕疹,也是隻流水,不出血。
真皮比表皮厚3~4倍,由成束的膠原纖維、彎曲的彈力纖維及透明的基質組成,所以真皮彈性很大,可伸可縮,特別在關節部位,起著保護人體的作用。若長期受日光的影響,真皮老化變性,彈性就會減小,皺紋就會增多,皮膚就鬆弛了。
真皮和表皮之間還有一層很薄的基膜。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基膜由5層組織構成。基膜雖薄,作用很大。它可隔住表皮中的生物化學物質,使其不能進入真皮並到達人體內部,所以我們日常用的化妝品也很難進人人體。為此人們發明了透皮劑,如二甲基亞、氮酮可以破壞基膜,把藥物、化妝品等帶人人體,以加強其作用,但用得不當,也可損傷皮膚,引起皮膚反應。
真皮下麵是皮下組織,即脂肪層,這一層的多少厚薄決定著身體的胖瘦。太胖影響美容及健康;太瘦也使皮膚鬆弛,缺少光澤,顯得衰老。脂肪層還是人體熱量的倉庫,所以一味減肥是不當的。當然,脂肪儲存太多也不好。
皮膚的結構很複雜,除上麵說的表皮、真皮、皮下組織外,還有血管、神經、汗腺、皮脂腺及毛發,這些和皮膚的健美都有密切的關係。
皮膚的血管分布於表皮以下,從乳頭層內的毛細血管到皮下組織的動靜脈血管,它供給皮膚的養料,運走代謝的產物,維持皮膚的新陳代謝,保持皮膚的健美。年輕人血管充盈,皮膚紅潤;老年人血管萎縮,皮膚鬆弛、蒼老。運動、按摩可改善血運,精神舒暢使血管擴張;反之,過度緊張則促使血管收縮。當然,營養狀態、皮膚的保護、冷熱的變化,對皮膚血管也有影響。
皮膚的神經有多種:分工明確的知覺神經,如感知痛癢的神經末梢,分工冷熱及壓迫感覺的神經終端小體,還有自律的植物神經,它們多在血管及汗腺的周圍,負責血管收縮擴張及汗液的分泌,它們都通過神經介質或神經纖維和中樞神經相連,所以中樞神經的改變也會影響血管汗腺的改變。
皮脂腺是一種泡狀腺體,除掌蹠甲部都有皮脂腺,特別是頭皮、臉、胸、背及陰部最多。皮脂腺開口在毛發處,它的分泌也在第二性征發育後增多,受雄激素影響明顯,正常分泌使皮膚潤澤、毛發光亮,起到保護作用。皮脂腺分泌太少,使皮膚、毛發幹燥、發脆、脫落;皮脂腺分泌過多,則可導致粉刺、痤瘡、脂溢性脫發。皮脂成分因種族、遺傳、飲食習慣而不同,有人的皮脂為飽和脂肪酸,脂肪熔點低,分泌後遇冷空氣則凝結脫屑;有人的皮脂為不飽和脂肪酸,脂肪熔點高,分泌稀油多使皮膚光亮,頭發成束。皮脂的分泌與皮膚的性質有密切關係。
(2)皮膚類型及特點
①皮膚類型。所謂皮膚的類型是人們從不同角度對皮膚本身性質的認識。從年齡上,可分為兒童、青少年、中年、老年皮膚;從職業上,有空中小姐型皮膚、農夫皮膚、海員皮膚或運動員皮膚;從皮膚的顏色上,分為紅色、黃色、棕色、藍色、黑色和白色皮膚;從對外界物質(如化妝品)的反應看,有常規和變態(即過敏)皮膚,但更多的是從皮脂的分泌多少和皮膚表麵角質層含水量的多少,分為油性皮膚、幹性皮膚、中性皮膚和混合性皮膚。也有人細分為超油性、油性、偏油性、中性、易幹性、幹性、超幹性、混合性或綜合性皮膚。
決定皮膚性質的類型有多種因素,如種族、年齡、性別、飲食習慣、氣候環境、精神狀態等。皮膚性質類型反映的不隻是皮膚,特別是麵部皮膚的表麵狀態,還涉及表皮、真皮、皮下脂肪的情況,更和血液循環、汗腺分泌及神經內分泌調節有關。
中性型皮膚:皮脂分泌適中,皮膚光而不亮,毛孔中等不大,皮膚比較細膩,有中度導電性,紫外線燈下呈藍白色,此類皮膚外觀色澤鮮亮,不易患皮膚病。
幹性型皮膚:皮脂分泌少,皮膚無光澤,毛孔較細小,皮膚幹燥,較細微白嫩,導電性低,皮膚較脆弱,易老化生皺紋,鬆弛,脫屑等,對陽光、化妝品等耐受性差,易發生接觸過敏皮炎反應。
混合型皮膚:往往在眉鼻部T型區皮脂分泌多,麵額部、兩頰則皮膚幹燥、皮脂少,毛孔多擴張,增大、皮膚粗厚,不同部位導電性有差異,根據專家觀察:混合性皮膚多是從油性皮膚演變而成,多由於護理不當及濫用化妝品和治療不當造成,常伴有難治的結節性痤瘡或囊腫性痤瘡,脂溢性皮炎和二度以上的酒糟鼻等。
(3)皮膚的生理功能
首先,皮膚是身體的保護器官,保護機體免受外界環境中各種有害物質的傷害,同時防止人體內的各種營養物質、電解質和水分的丟失。皮膚的防護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①防化學物質侵入。皮膚對化學物質的防護主要在角質層,角質層結構緊密,形成一個完整的半通透膜,除了有汗管向外排出汗液外,不存在大的孔道。
②防微生物侵入。角質層對微生物有良好的屏障作用,在正常情況下,細菌和病毒一般不能由皮膚進入人體;當皮膚破損,防禦能力被破壞時,容易受到致病菌的感染;還有,皮膚表麵偏酸性,不利於微生物的生長;此外,皮膚表麵皮脂中的某些遊離脂肪酸對寄生菌的生長有抑製作用。
③防紫外線傷害。因為皮膚角質層能反射大部分日光,表皮細胞對紫外線有吸收能力,表皮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產生的黑色素顆粒對紫外線的吸收作用最強。
④對低壓電流損傷的防護。皮膚為電的不良導體,對低壓電流有一定的阻抗能力。特別是角質層,由於它比較幹燥,而且受外界環境相對濕度的影響,越靠外,細胞越幹燥,因而它是電的主要屏障。
⑤對機械性損傷的防護。柔軟的皮下脂肪對外來的衝撞、擠壓起一定緩衝作用。正常的皮膚角質層堅韌,表皮細胞排列緊密,真皮中的彈力纖維和縱橫交錯的膠原纖維堅韌而具有彈性,故在一定程度內,皮膚能耐受外界的各種機械性刺激,如摩擦、牽拉、擠壓及衝撞,迅速恢複正常狀態,而不發生不可逆的改變。
⑥防止水分和電解質的丟失。首先,表皮角質層的獨特結構足以防止脫水;水分子要通過角質層,就必須出入幾層結構緊密的角質細胞和富含脂質的細胞間物質。
其次,皮膚具有觸知感覺功能。原因是皮膚有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它們的神經末梢和特殊感受器廣泛地分布在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內。
第三,皮膚還能調節體溫。當外界溫度過高或人體發熱時,通過神經反射使皮膚血管擴張,流經皮膚的血流量增加,促進散熱;相反,外界溫度過低或人體有冷感覺時,皮膚血管收縮,汗腺分泌減少,從而減少了體溫的散失。
第四,皮膚具有新陳代謝功能。如水的代謝,糖的代謝,蛋白質的代謝,脂肪代謝,電解質代謝等,以及皮膚的更新和修複。
(4)不同年齡的皮膚特點
①兒童皮膚結構功能的特點:兒童皮膚較成人的薄,表皮細胞隻有3~4層,皮膚外觀平滑、細嫩,紋理不清,且容易受損傷。兒童體表的麵積,各部位的比例隨年齡增長而變化。例如,嬰幼兒頭部皮膚的麵積占全身表麵積的19%,而16歲以上則為7%。兒童皮膚和全身的比重也較成人大,加之兒童皮膚血管豐富,血管網接近表皮,所以散熱量大,對外界溫度反應敏感。兒童真皮的膠原纖維及彈力纖維脆弱,結締組織中基質豐富,皮膚細胞含水量較成人高,所以受機械、化學、溫熱刺激容易水腫出血,但吸收亦較成人快,容易發生糜爛,尿布皮炎等。
剛出生的嬰兒的皮膚是無菌的,但生後不久便附有細菌,細菌數量逐日增多,遍及整個表皮,因此保持皮膚的清潔很重要。小兒皮膚的脂肪含有大量的硬脂及軟脂酸,特別是新生兒,皮下脂肪密度大,遇冷則容易發生硬化,所以應當注意保暖。一般嬰幼兒的臉、四肢、臂部皮下脂肪豐滿,腹部皮下脂肪較薄,此點與成人相反。6~8個月後,嬰兒的皮下脂肪生長緩慢,3歲後不再生長,到8歲後又生長豐滿,特別是女孩子。
新生兒皮脂腺發達,額部皮脂分泌比成人還多,胸部的皮脂分泌與成人相等,多數新生兒的鼻部、耳殼可見皮脂腺增生的黃白色粉刺;到兒童期皮脂腺變小,分泌減少;到青春期皮脂腺分泌亢進,這時易發生痤瘡、粉刺。兒童汗腺的數量與成人相等,為200~450萬,但每單位麵積皮膚的汗腺數比成人多,所以嬰幼兒時期容易發生痱子。
②青春期皮膚的特點:處於青春期的少年,生理上處於生長發育的突增階段,皮膚也變得細膩、柔嫩、光滑、紅潤、富有彈性,洋溢著青春的氣息。據科學家分析,皮膚中與柔嫩有關的成分是真皮中的透明質酸酶,上了年紀的人,皮膚中透明質酸酶的含量明顯減少,所以皮膚逐漸老化起皺。青春期的少女,由於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增加,當雌激素在真皮內與其特異受體相結合時,可促進透明質酸酶的生成,這種酶能使皮膚對很多物質的滲透性增強。也就是說,在透明質酸酶的作用下,皮膚可以保留更多的水分、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從而改善了皮膚的營養狀況,促進了新陳代謝,增加了水分含量;致使少女的皮膚顯得格外柔嫩,具有強烈的性感美。
人們常常把美麗的少女比做桃花,但散發著青春活力的少女的膚色,卻是任何美麗的花朵所無法比擬的。正如馬雅可夫斯基所說的那樣:“世界上沒有更美麗的花裳,像結實的肌肉與新鮮的皮膚一樣。”
但是,青春期皮膚由於皮脂腺分泌旺盛,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生理現象並伴有病理改變,影響了皮膚健美。所以,青春期的少年們應根據自己皮膚的類型和特點,采取適當的護膚方法。
③中老年的皮膚特點:人到中年漸漸進入衰老,而年齡的改變,首先從皮膚及頭發上反應出來,如《黃帝內經》裏說:“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麵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麵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麵焦、發鬢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八八天癸竭,精少,腎髒衰,形體皆極”。說明皮膚是隨著年齡而老化的。
從現代醫學觀點看,皮膚組織的逐漸老化表現在以下幾方麵:表皮、汗腺、皮脂腺及毛囊萎縮,引起皮膚變薄、變脆、發幹、失去光澤,皮膚色素增加,皮色變得褐黑;真皮膠原纖維及彈力纖維蛋白退化,變性硬化;皮膚失去彈性,萎縮變性,皺紋增多,特別是在麵、手及關節部位,皮膚血管壁變厚,硬化變脆,易發生老年性紫癜及老年性血管瘤,皮下脂肪消失,皮膚鬆弛變薄、血管外露、眉、須、鼻毛、肛周毛增多增長,而頭發則變白脫落。
2.整體美
眾所周知,整體觀是祖國醫學最基本的一個特點。它包括兩個含義:一是指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二是指人本身是一個整體。也就是說,祖國醫學把人體看成是一個以髒腑為核心,以經絡互相聯係的整體,把人和自然界一切事物看成是陰陽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著的兩個方麵。祖國醫學的這一觀點非常適用於傳統的中國美容學,亦可以說,中國美容學所倡導的整體美:即源於此。
(1)外表美應與內在美相結合
人與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樣,千姿百態,各有各的美。對於人來講,美的前提就是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精神健康。身體健康對於美是直接的、表麵的;而精神健康對於美是內蘊的、根本的。美首先表明一個人的心靈,氣質,生命活力,民族特點,人的容貌不可能是一個模式,各種不同的容貌隻有通過心靈、氣質表現自己的美。體型與容顏可以通過藥物治療達到美的目的,而心靈氣質之美則要按照一定的法度進行修養、培養,養成良好的習慣、具有高尚的人格。
一般地說,從化妝、整形等外在的角度去認識美容,是對現代美容的一種較淺的認識。人的外貌和形體多多少少存在著某些方麵的缺陷,通過化妝、整容,或是服飾、發型等方麵的修飾,確能起到改進和美化作用。但在生活中有些現象會令人困惑不解。例如,一對年齡相同,身材、容貌差不多的女性,采用同樣的化妝術,穿同樣的服裝,給人的感覺有時卻截然不同:一個看上去清麗嫵媚,而另一個則粗俗不堪。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其實,這就是人與人之間內在的差異給人的外在感受和外在因素烘托內在美所起到的作用,從而體現了一個人的整體形象。
也就是說,美的麵容,僅靠外部的化妝,按摩是不夠的,更需要內心世界的支撐。心境之美,能保持你經久不衰的魅力;真誠、善良童心般的清純,會使你的外表顯示出自然、端莊、質樸之美;豁達、開朗、愉快的心情,能使你容光煥發、青春常駐。
(2)人體美應與自然美相結合
這是因為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人類生活在自然界,是由於自然界存在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正如《黃帝內經》裏說:“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明確指出了人們所需要的空氣、飲食等物質都來源於自然界,自然界的各種運動變化,必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體,而人體對自然界各種影響的反應,也必然會在生理上或病理上表現出來,因此,自然條件會影響人體的美。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美人,重要原因之一是那裏的水土所致。事實證明,久居山溪清泉之地,人多容貌美好。
(3)整體美是全方位的美
美,盡管人們一直在探索,但對於其實質、內涵,至今尚未有定論。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醫健美》一書中,曾對美的含義進行了概括,歸納起來不外以下幾點:
一是美是事物的形體結構的大小、比例妥當,安排秩序完善無缺;
二是美是事物的形體結構或模樣完整無缺;
三是美是有效用、有益的事物;
四是美在於觀賞者的心靈;
五是美是客觀事物突出、鮮明、生動的表現。
這裏我們暫且不去評論上述五點是否揭示了美的實質,美的內涵,但可以看出美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一言難盡的問題。原因是人體所表現的美,不僅包含自然美,也包含社會美。
人的自然美,就是人的生理解剖特點所形成的肉體的美,也就是發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外表美觀;而社會美就是人的內在品質、性格、思想、行為等形成的精神美。可見,美的範圍是廣泛的,真正稱得上是一門學科,即美學。所謂美學,就是研究自然界、社會和藝術領域中美的一般規律與原則的科學,主要是探討美的本質、藝術和現實的關係,藝術創作的一般規律等。
由上所述,美的內容含有以下幾點:
①氣質美:屬社會美範疇,即精神美。它看似無形,實則有形,可通過一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個性、言行顯示出來。美的容貌、入時的服飾、精心的打扮,可以給人以美感,但這種美是表淺的,並不能給人以深刻的感受,而且隨著青春的消逝會日見凋零;而氣質美則不然,它所帶來的風采不受年齡、服飾的限製,可使人永葆青春。
氣質美包含的內容又很多,諸如氣節美、情操美、心靈美、語言美、無私美、風度美、音樂美、書畫美、舞蹈美、幽默美等等。由此可見,氣質美範圍很廣,這種美最實際,但又最難做到,需要長期學習,努力實踐。
②服飾美:屬生活美範疇,是關於穿衣服的美學,它既可表現人體美,又可以修飾人體美。人的衣服既要實用,又要表現一定的道德觀念,而且還要表現人體的美,修飾人體的美。
服飾美,首先是它的色彩,衣服顏色的搭配要和諧、鮮明、黑白、黑紅、紅白等對比,色彩豐富,層次鮮明;其次是它的樣式,即衣服樣式,既可以表現人體的健美的輪廓和柔和的曲線,又可以遮掩彌補體型的弱點和缺陷。
③頭發美:頭發是人體自身最美的妝飾,在構成人體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人類自從產生了愛美之心,就很重視頭發的妝飾,每個人都希望能擁有秀麗動人的頭發。頭發美除了要養發、護發外,重要的是做到發型美,發型是多種多樣的,每一種好的發型都顯示出自己獨特的美。如長發顯得溫柔秀美,短發顯得颯爽利落,直發顯得整潔自然,曲發顯得嫵媚優美,束發顯得雅致俏麗,散發顯得飄灑俊逸。
④顏麵美:這是最重要的美。所謂美女、美男,無不具有漂亮的臉。臉不僅是人體美的重要標準,而且是人體髒腑功能的外在表現,髒腑功能的盛衰,可通過臉的神色來判斷。臉部皮膚潔白無瑕,紅潤光澤以及保持容顏不老,最直接地反映出美容的效果。顏麵美除臉部皮膚和五官要美以外,還應包括頭顱、臉型、額部、麵頰、下巴、眉毛、睫毛等部位的美。對於男人來說,還有胡須美。適當的胡須,不僅可掩蓋麵部生理缺陷,而且可使人的容貌增色。
⑤五官美:在人體健美中起重要作用。它不僅其外部形態直接關係人體的健美,而且其生理如聽覺是否靈敏,眼睛是否有神,鼻子是否知香臭,口齒是否伶俐等,亦關係到人體的健康和體態美觀。
盡管五官相貌與生俱來,不經手術整容無法改變其結構和造型,但若重視五官保健與修飾,仍能起到改善原有麵貌的作用。
⑥形體美:是人體美的重要方麵,真正的形體美是非常嚴格的,它必須符合對稱、均衡、和諧、完整比例等原則,具體地說,身高、體重、軀幹都直接關係到形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