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草、長草”,網絡信息時代導致的最直接的後果體現在扮美上就是無休止地跟風,哪位同學敢說自己沒有跟風買過各種名目繁多的 “××凍膜”、“××水”?很少吧?更為可怕的是,美容界潮頭護膚品牌總在花樣翻新,各派美容教主也天天拋出各式秘笈,這廂韓國品牌熱賣,那廂法國藥妝當紅,引得MM們常常管不住腰包,把本已不多的銀兩全換成了那些動輒數百上千元的瓶瓶罐罐。難道美麗一定要付出昂貴的代價嗎?非也非也,其實我們有不少好方法讓這些奢侈的小東西們變得更平價!今天vivi就來傳授jms幾招淘化妝品的秘笈。
網上購美妝
網上的東東總比現實中便宜不少,但下手之前,我們可一定要分清李逵李鬼啊!
專櫃代購、廠家直銷、閑置轉讓……隨便打開淘寶網搜一下,就能看到各種名目的折扣化妝品,個個都比在商場購買便宜一大截,怎樣才能從中挑出真正的便宜好貨呢?
要選擇產品體係較統一的賣家,專營日係的、專營歐美係的、單一藥妝的、單一精油的等等。而對那些包羅萬象什麼品牌都賣的店則要小心,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進貨渠道,過於豐富的渠道是很難做到的,特別是某些店內雲集了各品牌流行的大熱的明星產品,就好比一家快餐店既賣麥當勞的漢堡,又賣肯德基的炸雞,又賣必勝客的比薩,居然還捎帶著賣稻香村的點心,你覺得能信嗎?況且,同時經營多個品牌很難有精力對每個品牌進行深入了解,也許賣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進的貨是真是假呢。而專注於某一類產品的賣家,也許他們貨品的範圍窄、價格稍高,但假貨的可能性則會小很多。
什麼某某明星推薦的、某某節目力推的,那些 “大風起兮草瘋長”的東西,不少都是硬生生炒起來的,未必就是好得沒話說,更不一定是適合你的皮膚的。而且大熱的產品,仿貨遍地開花,真品價格也會飆升,與其冒多重風險還不如去淘些真正適合自己膚質的心水單品。
護膚品、化妝品不同於衣物,是要用在臉上的,MM們要加倍小心了。購買某一產品前最好多做點功課,做到對這個品牌有基本認識,比如說成分、作用之類。建議大家可以在專櫃購買使用過一瓶後,再去網上購買,或者至少提前到專櫃試用一下也好,這樣至少可以對氣味、質感有一個相對充分的把握。
例如網上歐珀萊80克30倍的防曬霜價格低廉,但去專櫃問問就會知道這個品牌根本沒有出過這種規格的產品。這麼假的事情,如果你完全不知情,必然會被騙。提前做好功課,方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過於圖便宜的心理常常會誘導你上當,搜索某一產品按價格排序後別以為最便宜的就是寶,而應該去這個品牌的官網或Sasa、草莓等護膚品網站,查查大致的價錢,心裏有個數,如果差太多的話,就要考慮一下是否有水分了。例如Dior的某款眼影專櫃賣520元,網上99元還包快遞,可能是真貨嗎?其實隻要你心態夠平和,遇見白菜價別盲目掏錢,就能避免很多受騙的可能。
與專櫃同規格的正裝產品在網上通常都不會便宜到5折以下,但是如果買小樣,就會劃算很多。因為不少小樣都是專櫃導購偷偷留下的,所以價格自然低廉。讓我們來算個賬,例如H 2O水芝澳的“八杯水”啫喱,正裝50毫升專櫃賣420元,找香港代購也要200多元,而網上的15毫升小樣通常30元左右就能買到,買三支的話45毫升隻要90元,比代購還便宜一半。
小樣的假貨比正裝的少很多,這就跟5元的假鈔比100元假鈔少是一個道理,但是小樣也確實是存在假貨的,不能全盤信賴,例如倩碧、資生堂、ZA、碧歐泉這幾個牌子的小樣假貨就比較泛濫,購買時需留心。
賣家如果是同城,運費便宜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化妝品瓶瓶罐罐容易在運輸過程中破損,同城交易可以避免一些糾紛。如果能同城見麵交易甚至專櫃取貨,就更讓人放心了。
如果你覺得在國內購物網上跟無數假貨鬥智鬥勇太麻煩,不如嚐試一下外國網購。例如美國的不少化妝品網站,價格加上運費比香港的專櫃都要便宜許多呢。
美國很多網站的郵費都是固定額,無論買多少件郵費都一樣(通常在8—15美元),所以不妨多找幾個朋友一起買,這樣均攤下來的郵費就很低了。還可以讓你在美國的朋友幫忙收貨,一般美國境內購物是滿一定金額就可以免郵費的。對了,有個別品牌是不能寄到中國的,在挑選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網站標注。
折扣活動超劃算
建議在美國節日期間購物,例如聖誕節、萬聖節等等,網站裏的東西會全場打折外加送積分(可以用積分換代金券),還會再贈送小樣禮包,外加購滿一定金額送原裝正品,實在是很劃算。如果沒有趕上大節日,就別忽視網站上的Daily Special這類的地方,裏麵也許會有折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