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第五課 “大刀”向“JS”們的頭上砍去—— 砍價沒商量(2 / 2)

購物語言

砍價,歸根結底是門語言上的功夫,所以這購物語言才是壓軸兒的法寶。

1. 問價

“這貨怎麼拿? ”這句曾經的“五字真經”早已蛻變為批發市場的最拙劣用語(當然,貨真價實的拿貨人不算),隻要不是熟客,攤主給你報出的所謂拿貨價其實根本就是零售價,除非你緊接著來句“拿100件”,那人家保證會自動報出實價。

我們自然買不了100件,那該怎麼辦呢?這就需要使用一些“專業術語”了。在批發市場,看上一件衣服,你可以先不問價,而是詢問“這衣服有幾個碼?小碼大碼貨全不全?哪個顏色好走? ”等等,讓攤主感覺你真是要批量拿了,再問價,才能問出真正的批發價格。注意一定要問得理直氣壯,一副老到的樣子,不要戰戰兢兢,嘀嘀咕咕,自己拆了自己的台。

問出了實價後,你就可以編造各種借口以實現你隻買一件的目的了,例如:“所有 S碼我都要了,回去幫我點下有多少貨,明天我再來拿。哎,M號也給我來一件吧,我回去問一下,如果M能走,明天也把M的都拿了。 ”於是你隻買一件M號就成功走人了。

如此這般的“瞎話”還有很多,可以見機行事任意發揮,但是前提是你要在外貌舉止上都做足戲份兒,並且短期內不要再光顧這家店了,所以,此招適用於拿貨價與零售價相差較大的東東,隻有它們值得你大費周章一次。

若你演技不佳、信心不足,建議還是很自然地問句:“這件多少錢? ”反正發貨價與零售價也差不了太多,與其拙劣地扮演批發商角色,不如老實地詢價,反而更得商家好感。

2. 砍價

在批發市場,可不能像在零售小店買東西那樣漫天砍價,小店裏開價150元的T恤你可以一上來就劃價到50元,但批發市場裏如果開價隻有30元,你就不能愣往10元上砍了。自己要有個心理價位,要知道什麼價碼是可以砍的,什麼價碼已經是底線。

如果是零售小店,砍價也有絕招!那就是“聲東擊西”大法!看上衣服A,要不動聲色,以免被店家抬高價格,然後假裝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衣服B上,在店家極力推薦鼓吹B如何如何好時,不經意地詢問一句A的價格,問出的價兒就比較實在了,然後再裝做B價太高,退而求其次地買A,價格就好砍多了。

3. 開票

在批發市場買完貨後,要讓攤主“開票”、“寫卡”,也就是在他家的名片背麵寫明你買的衣服的款式、件數、價格等等,好處有三:第一,若你是假裝拿貨,這是必用細節,因為真正的拿貨人為了方便補貨或記賬,都會要卡片;第二,若你隻是零買,開票也便於你記住攤位號,以後想再次找到這家時,就不會在偌大的批發市場中迷路了;第三,不論批發還是零買,萬一大小號不合適或質量有問題,可以憑卡去找商家,也算有憑證。

4. 鄉音

要善於利用自己熟悉的方言。

如若發現攤主是你的老鄉,就用家鄉話使勁和他套近乎,東拉西扯多聊幾句,親切地來幾聲“姐”啊“哥”啊的,容易拿到最低價。

遇不見老鄉也沒關係,幹脆利用鄉音裝做大老遠從外地來批貨的,因為零買的多是本地人、批貨的多是外地人,所以操一口鄉音也算是扮拿貨的方法之一呢。

教授答疑

Q:我在批發市場看上了一款超心愛的衣服,在不會裝拿貨的情況下,怎麼才能用批發價買到手呢?

A: 既然是你超心愛的款式,可以同款同號多拿幾個顏色,這樣也算是批發的。

Q:那如果隻有一種顏色怎麼辦呢?隻買一件肯定不是批發價啊。

A: 可以同款拿一套號(通常大中小拿三件就算拿貨了),然後隔天把不適合自己的號碼拿回攤上換別的版,或者轉賣給其他人。